沙县万甜瓜果园:生态果园里的“虫兵鹅将”

来源:东南网 | 作者:邓书榕 | 时间:2017-05-24

“除草专员”大白鹅

螳螂在寻找猎物

东南网5月24日讯(福建日报 邓书榕 文/图)5月底,沙县万甜瓜果园将进入采摘旺季。“每天都有几百人来,周末更有上千人。”园主曹火旺说。

沙县万甜瓜果园品种众多,主要有葡萄、火龙果、小番茄、猕猴桃、无花果、百香果、草莓、释迦、莲雾,其中,葡萄就有醉金香、阳光玫瑰、美人指等40多个品种。

万甜瓜果园已被列为沙县农业局农业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基地,种植的瓜果还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曹火旺说,多亏了果园里有一批“虫兵鹅将”。

螳螂是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可捕食四十余种害虫,是个“捕虫高手”。今年4月10日,曹火旺花重金从北方购买了12万粒虫卵,全部放入了硕果累累的草莓园里养殖,以增加螳螂的成活率。

“以虫治虫,也在督促我不能使用杀虫剂。”曹火旺说,螳螂在草莓园自由生长、繁殖,最后能达到自然的生态平衡。现在,大部分虫卵已经孵化成幼虫,开始捕食害虫了。

在火龙果园里,20多只可爱的大白鹅在领头灰鹅的带领下,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地前进。

谁也想不到,这竟是曹火旺今年新请来的“除草专员”。“鹅的粪便也是很好的肥料。”曹火旺说。

这些“虫兵鹅将”只是曹火旺原生态种植之路上的一批新员工。接下去,七星瓢虫、步甲虫也会加入“虫工人”的大家庭。它们也各有专长:七星瓢虫专治蚜虫,步甲虫专治地下害虫。“至少要两年,益虫数量才能壮大到实现食物链的平衡。”曹火旺说。

螳螂幼虫“下山”捕猎

“色诱”成功的果蝇粘胶板

曹火旺今年45岁,是沙县高砂镇小洋村人。之前,他种过桃子、养过猪、养过鱼,还到大型农业企业打过工。

2012年,他回乡创业,在虬江街道田口村流转土地100多亩,成立合作社,发展瓜果采摘基地。

因为坚持原生态种植,在肥料上,从一开始,曹火旺就用海藻精、红糖、炼乳、奶粉、鱼粉、豆浆、花生粉、糖蜜等可食用的材料,经生物发酵制作成肥料。在病虫防治上,他坚决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而是“以菌治菌”,使用木霉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对付葡萄易得的灰霉病、霜霉病,配合杀虫灯、色板诱杀、防虫网等物理方法除虫,同时与高校合作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果园大棚外,一个容量130立方米的发酵池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一座冷库也已经建好,在采摘旺季到来时投入使用。

果园里的水果,他一定自己先品尝。小番茄园内,红的、黄的、绿的小番茄一串串挂在铁丝网上,曹火旺随手摘下一颗就入口咀嚼。

曹火旺坦言:“如果用农药杀虫,一年花3000多元就足够了。但我理想的果园场景是:顶层薄膜遮雨,中层瓜果飘香,底层土壤肥沃、荒草满园,螳螂、瓢虫、赤眼蜂、捕食螨、青蛙等‘虫兵鹅将’协作杀敌。让现代大棚与原始‘以虫治虫’生物链生产结合,生产出安全又好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