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收藏的连环画。本报记者 树红霞 摄 珍贵资料记录福州印记 在当天的集市上,很多老福州直呼看到了童年的印记,因为他们看到了很多老福州的照片和史料。 80后藏家池志海策划了“老仓山近代史料”专题,展示了一批有关老仓山的照片、民信片等。其中包括1910年奥地利某咖啡品牌的广告卡片,画面上通过油画描绘了当时的仓前山、中洲岛,前景是福州男子推着板车在烟台山麓,板车上有妇女和咖啡礼品…… “老仓山是五口通商后洋人在福州的主要居留地,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希望这批老照片、明信片、支票、成绩单、信札等故纸,能从不同角度还原当时仓山的文化氛围。”池志海说。 主藏古籍善本的程章镜是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主任,他推荐的是1938年版的《福建通志》。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委任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修志,聘请沈瑜庆、陈衍任总纂人,从1916年开始编修,有40多人参与。民国版《福建通志》有600多卷约1000万字,迄今仍是福建省志中最为完备的一部,包含了户口志、田赋志、赋税志、钱法志、渔业志、风俗志、方言志、学校志、艺文志、海军志、船政志等。 持宝人林茂顺拥有元代大德年间和至正年间福州人房屋交易契约,虽然看上去已千疮百孔,可700多年的契约文字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难能可贵。 百年前福州人赛龙舟照片,民国时鼓岭老洋房、福州城南公园照片,被日本飞机轰炸后福州街区和英华学校照片……张康铭收藏的几百张福州老照片记录了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福州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