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山区小镇“工贸经济走廊”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薛希惠 庄严 | 时间:2017-06-23

万利达公司自动化生产线

东南网6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薛希惠 庄严 通讯员 游雪慧 黄建团 文/图)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南靖县金山镇也不甘落后,当地群众纷纷投身商海。几经风雨,金山发展成为漳州市的工业强镇,以国道319线为纽带,建起一条集工业企业、商品贸易、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工贸经济走廊”。至2016年,这个只有3.95万人口的山区小镇,有145家民营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4.47亿元,安排就业人口2900多人,让整个镇实现了充分就业,带动群众一起富裕。金山镇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摸索出哪些成功经验?近日,记者近距离探寻其发展之道。

民企蓬勃发展,带动“家门口”就业

日前,记者来到南靖县金山镇,只见这里道路笔直,周边厂房林立。一个山区小镇,竟然有如此多的民营企业,着实让人有些吃惊。

说起金山镇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必得提及已故的万利达创始人吴惠天。1984年10月,他出资8.6万元,创办了南靖无线电厂,也由此拉开了金山民企创业的帷幕。

吴惠天让一家不起眼的校企工厂,成长为上世纪90年代全国知名电子企业,这个堪称奇迹的创业经历,激发出金山群众的创业热情。此后,金山镇涌现出卢清安、吴永文等一大批著名民营企业家。在他们的引领下,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镇就孕育出万利达、奇客、万士利、东宝旺、多棱铸造等民营企业30多家,形成了食品加工、造纸包装、机械制造、水力发电、物流运输等五大主导产业。

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彻底改变了金山镇的落后面貌,当地群众普遍受益。

北星村村民卢森成,在南靖兴安汽车发展有限公司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他说:“在金山,只要肯干,绝对不会找不到事做。”金山镇党委书记简伟翔自豪地说,当地群众想就业,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这么多行业、企业,一定有适合的岗位。“去年,在金山企业工作的当地群众,最低收入也有3.6万多元。”

由于企业众多,当地许多农村孩子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吴兴能说,上职校学费全免,职校一毕业,马上就能找到工作,“有了一技之长,今后要么当高级技工,要么和伙伴一起创业,让孩子上职校最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