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漳州时期的毛泽东 林彪(左)和聂荣臻在漳州战役缴获的飞机旁合影留念。 东南网7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现场 五峰山上祭奠英魂 临近建军节,来到漳州市委大院芝山红楼参观的青少年络绎不绝。这座红楼,留存着1932年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的许多史迹。而在10多公里外的漳州天宝大山五峰山,当地群众带着鲜花,祭奠在85年前为攻克漳州而牺牲的无名红军英雄们。 祭奠仪式简单而庄重,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战役。1932年4月19日,漳州天宝正是红军攻克漳州的重要战场之一。 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占了上风,中央红军被迫攻打赣州失利。1932年3月,粤军进犯赣南、闽西中央苏区。为巩固与发展中央苏区,并寻找机会打击入侵之粤敌,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接受毛泽东的建议,改变江口会议原来确定的红军沿赣江西岸而下,向北发展的计划,决定由一、五军团组成1.6万多人的东路军进军福建。抵达长汀后,毛泽东及时调整了作战方向,酝酿了这场红军战斗史中值得大书特书的胜利。 红军无名英雄墓处在五峰山的一处山尖平地上,这里是天宝大山的主峰之一,在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之前,由国民党陆军49师师长张贞所辖的第一四六旅王祖清部据守。五峰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根据党史资料及相关调查统计,当年在这场激烈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共有1305人。 时隔85年,在这片肃静的树林中,战壕、碉堡仍然清楚可见。当地村民根据老一辈人的描述,把主战场的吹号处、碉堡等标记出来,并在半山腰建了一座纪念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