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 一天一夜打下漳州 八一前夕,记者采访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漳州战役纪实》的作者珍夫。珍夫本名蔡建南,是漳州战役发生地之一南靖县的党史工作者,著述颇多。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查阅了大量资料,珍夫写出了这部全面、细致、真实的纪实文学作品。他认为,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体现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华。 珍夫介绍,1932年4月1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龙岩县城后,经水潮、马山、金山、龙山等地,于4月16日到达南靖南坪附近。4月19日拂晓,漳州战役打响,东路军中担任主攻任务的红四军先头部队向杨梅岭、十字岭、风霜岭等敌人阵地发起猛烈攻击。上午9时左右,天宝大山守敌即被歼灭,下午3时,红军又向天宝镇发起总攻,俘敌副旅长一名,守敌大部缴械,国民党陆军49师张贞部主力大部被歼。 张贞见大势已去,急忙将漳州城中弹药库焚毁,将30多万银元的军饷倒入九龙江中,并率残部弃城向漳浦、诏安方向逃窜。 4月20日上午8时,红军顺利进入漳州城,俘虏敌人1600多人。漳州战役共缴获步枪2331支、机关枪9挺、山炮2门、平射炮2门、飞机2架、电话机10部、兵工厂以及大量弹药。张贞虽拥有二旅9000人的兵力,且因经常进犯闽西苏区,曾以此向蒋介石索取了部分武器装备。但实际上部队素质低,战斗力弱,有相当部分兵力是收编自土匪队伍,仅有一个团打过正规仗,素有“豆腐军”的外号。加之漳州地形易攻难守,红军本着“避实击虚”的原则打下漳州,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也大大增强了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