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走出阴霾,市场或回归理性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张辉 李烈 | 时间:2017-12-21

混搭、文化回归 延伸产业链

应对菖蒲变局,业内一直探索救市之举。

本土力量尝试抱团取暖。去年9月下旬,魏昌、欧德文等8个菖蒲大户,组建了南靖县壹贰叁菖蒲专业合作社。他们各自拥有超过10万盆菖蒲,总量在全县占比近四分之一。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由合作社成员带头,避免低价抛售,以实现市场维稳的目的。

今年进入12月以来,魏昌明显感觉到菖蒲销量一天比一天好,每天通过电商销售的菖蒲达数万元。8厘米规格的金钱菖蒲,发货单价已达到20元。

“有渠道的价格高,没渠道的价格低;品质好的价格高,品质差的价格低。”魏昌表示,当前菖蒲业内出现两大分化。一边以散户为代表,直言“菖蒲已死”“五毛钱都卖不出去”,急于脱手,低价抛售;另一边则以魏昌这样的专业大户为典型,他们已经感知到了市场回暖的新动向。

“在菖蒲最热的时候,市场主要集中于生产者之间的引种,远未抵达消费端。去年下半年菖蒲回归平民价,反倒降低了大众消费的门槛。与盲目跟风的散户不同,我们在进入初期,就考察了全国市场,拥有自身的渠道优势。”去年9月,魏昌开始以淘宝、微拍等形式,开拓终端消费市场,并进驻全国各大花卉批发市场。

刘晓杰有同样的市场判断。“目前,一年左右的黄金姬老桩,单价60元上下。”尽管手握10万盆黄金姬,但他不急着出售,而是专心培养优质老桩,原因是南靖菖蒲存量已不多,等到散户抛售完毕退场,市场将逐渐归于理性,而优质老桩届时将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刘晓杰相信,菖蒲市场很快会实现触底反弹,迎来又一场变局。而这正是市场洗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