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点至次日凌晨5点上班,在钢轨上行走十几公里,有时一蹲就是几小时,一晚上弯腰四五千次,只为确保高铁安全
高铁探伤工认真检查每一寸钢轨。
东南网1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实习生 王福斌 周咏 文/图)
很多人都有乘坐高铁的经历,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我们的每一次平安出行,得益于这么一群特殊的工人在坚守:高铁一般是白天运行,他们只能常年避峰深夜工作;为确保每一寸钢轨的安全,他们有时一蹲就是几小时;冬天寒风凛冽中,他们每天要在钢轨上行走十几公里……
他们,就是高铁探伤工。日前,记者来到南昌铁路局福州工务段,零距离感受高铁探伤工的工作。
高铁探伤工,专门负责给高铁线路上的钢轨检查,确保列车在钢轨上安全运行。钢轨受列车的碾轧和金属热胀冷缩的变化,经常会产生一些病害,甚至发生断轨。因此,探伤工要采用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和手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给钢轨进行“体检”,及时准确发现各种钢轨病害。
29岁的王飞,陕西渭南人,工作已有7个年头,在铁路系统他的年纪不算大,业务却过硬。他曾在2013年南昌铁路局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一名,现任福州工务段福州线路车间安全工长。王飞常自诩为“B超医生”,这是因为他们使用的精密检测仪器和医院的B超一样,都是靠声波反射。“只不过,铁路探伤面对的是钢轨,要通过检测来排查钢轨的损伤程度,为修复提供及时预警。”王飞说,探伤仪上每一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存在危险病害,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漏掉钢轨的重要数据,留下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