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的洛江实践

来源:东南网 | 作者:黄琳斌 | 时间:2018-03-01

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区”的泉州市洛江区,是我省两个示范区之一。他们创新探索出一条有特色有成效的书法教育路径,让人耳目一新——

实验小学承办首届“蔡襄杯”省中小学生书法大赛。

东南网3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谭英楠 文/图)

2月8日上午,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邮政局门口热闹异常,镇中心小学的6位老师和24位少年宫毛笔书法兴趣班的孩子们,义务为群众写春联。几位群众兴高采烈地拿着春联、拉着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

洛江区是我省仅有的两个“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区”之一。为群众义务写春联,是该区学校开展的一项传统书法教育实践活动。

练好基本功 养成好习惯培养兴趣

洛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黄铁水介绍,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就是当地人,民间有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2015年和2017年,洛江连续举办了两届“蔡襄杯”福建省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取得良好反响。

他说,早在2009年,洛江就出台了加强中小学写字教育的意见。近年来,教育局设置“书法文化建设、书法课程管理、师生书法竞赛、书法师资研训、书写双姿情况”等五大考评指标,对学校书法教育水平进行考评管理,并纳入学校和校长绩效考核。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去年4月,洛江区获评“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区”。目前已有实验小学、万安中心小学、河市中心小学和马甲中心小学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示范校”。

如何解决书法师资的问题?他介绍,各校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以语文教师为主,吸引有一定书法功底的教师加入到教学队伍中。同时,通过加强集中培训、外出学习和日常教学研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长期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的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黄振华说:“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我们开展书法教育,并不是要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书法家,那是不现实的。学校把蔡襄文化、经典诗词、经典家规家训、《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等作为学生练习书法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打好书法基本功、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双姿(写字、执笔姿势)正确率、字迹端正率和作业正确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强化意志品质及自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河市中心小学孩子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书法。

办书法基地 名家到学校设工作室

在东艺雕刻公司内的“洛江周三晚”书法公益讲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区书协副秘书长赖寿华,正在为一群书法爱好者作现场书写示范。

河市中心小学的朱桂香老师说,她有空就会来听课。授课的老师都是中国书协会员,不但水平高,教得也很用心。他们不但讲理论,还现场指导学员练字。她觉得不但自己的书法理论水平得到提升,还能将学习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收获很大。

区书法家协会会长彭新国介绍,这个讲堂是区书协与政协髻峰艺社、万安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针对书法爱好者推广普及书法知识,加强书法技法训练。讲堂于去年5月正式开课,每次活动都有不少学校的书法教师参加,还有部分爱好书法的在校学生的家长来听课。东艺雕刻公司的老板热爱书法,免费为大家提供了这个场地。

彭新国表示,为了推动学校书法教育的发展,协会先后在实验小学、马甲中学、奕聪中学等设立了书法教育基地,为师生开办讲座,培训书法教师,给学生上书法课,等等。最近又在泉州市第十一中学建立了新基地。

不久前,退休外交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宋浩,来到马甲中心小学,为孩子们作了一次书法讲座。原来,宋先生退休后,于2002年应邀到仰恩大学当书法教师。2016年,他又应邀在小学设立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室,指导师生学习书法。

请热心公益的书法名家到学校设工作室,这是该区为促进学校书法教育发展的一个创新。近年来,洛江区分别在区实验小学、万安中心小学、马甲中心小学、罗溪中心小学建立了梁碧龙、吴国雄、宋浩、赖寿华4个工作室,赢得师生的好评。

实验小学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师生共练字 教师练字入绩效考核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头正身直脚放平!”

在实验小学书法教室,彭润泽校长正为孩子们上书法课。原来,该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双姿标准,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只要教师一问“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就会齐声回答“头正身直脚放平!”。

彭校长介绍,学校围绕“快乐书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特色教育项目,打造“以字厚德,以字启智,以字育美”的书法文化内涵。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学校就在附近的蔡襄祠堂举办开笔礼,让孩子们学写“人”字,学习蔡襄的书法和为人的优秀品质。

他说,学校发动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书法教育活动,教师练字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全校现有书法专职教师1人,书法兼职教师17人,他本人也兼课。该校除使用国家规定教材外,还开发了自己的书法校本教材。各年级学生每周下午均安排20分钟的习字,另外每周上一节书法课。学校每学期分别举行教师和学生书法比赛,举办学生作业展、手抄报评比、毕业班书法成果展。

五年(1)班的王思雅同学说,她对书法很感兴趣,主要学习颜体。她的爸爸妈妈平时也喜欢练习书法。去年她参加“蔡襄杯”全省中小学生书法大赛,获得特等奖。她还当场为记者写下一副对联“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该校的书法展厅悬挂着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琳琅满目。其中,师生书法作品展厅有毕业班学生书法作品展、学生个人书法展、百年校庆书法展等专题展览;名家书法展厅陈列名家书法作品、名人名家题词等。

在河市中心小学,只见墙壁上挂着一溜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字写着多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校长黄东旭笑着介绍说,开展校园书法教育活动,教师也要全员参加,不但提高自己的水平,也可以促进学生进步。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上交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各1份。

据介绍,学校在平时开好常规书法课的基础上,还成立少年宫书法兴趣班,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指导基础较好、兴趣较强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水平。书法专职教师黄世专告诉记者,作为农村学校,他们特别重视培养孩子们动手实践、深入生活、为群众服务的观念,为群众义务写春联,就是贯彻这种教育理念。

五年(3)班的杨婧贤也参加了这次义务写春联活动。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很开心,因为有人喜欢我写的春联,还有人夸我写得好。我写了10副。”她还告诉记者,家里的春联也是她写的。

她的爸爸杨先生说,他很支持孩子学习书法。他感觉孩子学了几年书法后,做事变得有耐心、有讲究了,不像过去有点马虎。

在该校教学楼背后的翰墨园,记者看到,园内竖立“书圣”王羲之的雕像,布置了兰亭序文稿、历代名家碑帖、习字台等,还种植了梅花、桃花。这个文化小花园,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富有诗意的书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