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智慧河流”试点,让穆阳溪实现水清景美。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 摄 开展“智慧河流”试点,让穆阳溪实现水清景美。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 摄 东南网5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 文/图)最近,福建省普降暴雨,多地突发特大暴雨,江河水位迅猛上涨。面对严峻的形势,我省凭借灵敏通达的汛情信息,适时应势的指挥调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水利信息化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为了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经济与民生的能力与水平,我省加快水利信息化提档升级工作,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 “智慧河流”治水护河效率高 5月6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首个应用5G通信+AI智能感知技术的“智慧河流——福安市穆阳溪”平台正式亮相。这个具备敏锐感知触角的“智慧大脑”,是一个智能化、可视化、全要素感知的河流管理平台,是我省管河、护河、治河的一大技术创新。 今年初,福建省水利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国内视频监控、水环境监测、卫星遥感、软件开发等领域领先的单位,组建了福建省水利厅数字水利联合实验室,在省级河湖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基础上,选取福安穆阳溪和沙县东溪两条河流作为试点,积极探索河湖(库)智慧管理新模式。 有了“黑科技”加持,河流也变得智慧了。穆阳溪流域设置了14个雨量自动监测站、6个水文自动监测站、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6个智能视频监控点,通过卫星遥感定期监控,无人机常态化巡河,感知降雨、水位、流速、流量、水质、漂浮物及河道变迁等细微变化。同时,对相关部门的行业监管、管河队伍的履职行为、民众的涉河活动进行全过程记录。这些数据利用5G和NB-IoT通信技术,第一时间传输到后台的“智慧大脑”。“智慧大脑”融合了大量水利基础数据,依靠水利业务模型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为河流治理提供辅助决策。 无独有偶,沙县也抓住列入“智慧河流”试点的契机,努力改变水利数据分散不能共享、数据无法实时监测的状况,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三维建模等先进 技术,全面构建智慧水利“云、网、端、台”,覆盖县乡村三级,将全县的河道、山塘、水库等分散信息整合到“一张图”中,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采砂管理等业务模块集中到一个平台统一呈现。 以前,要察看水库和重要河道的水位,都要派人到实地测量;现在布设了监测站点,在防汛指挥部就能掌握水雨情和水位信息,赢得宝贵的防洪救灾时间。 5月16日,沙县遭遇暴雨袭击,县防汛办通过平台新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发现南阳乡大基口村、南霞乡霞村和富口镇白溪村、郭墩村河道水位暴涨,马上通知乡镇防汛工作人员,三个乡镇及时转移人口107人,确保民众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