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红袍》十年长“红”,魅力何在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赵锦飞 | 时间:2019-06-14

100122武夷观众第二场(宇刚) - 131.jpg

《印象大红袍》演出现场。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洁摄

东南网6月14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文 通讯员 陈洁/图)近日,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这不禁让人想起不久前的“五一”长假首日晚,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执导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演出四场,接待观众8630人,上座率100.21%,创下十年来单日游客接待量的最高纪录。

2010年3月,《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标志着武夷山正式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转变。漫漫十年,这场原先不被人看好的演出,历久而弥红,已经成为武夷山旅游不二之选。

十年经久不衰,到底魅力何在?

创新不停歇,内容为王

1999年,随着“双世遗”花落武夷山,旅游步入快车道。依赖于自然生态的惯性思路,武夷山旅游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停留在传统山水观光游,游客白天游山玩水,晚上蒙头睡觉。“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线路,都是围绕文化、自然两方面去挖掘、提升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严晗认为,文化的挖掘是武夷山乃至南平提升旅游含金量的关键。

2010年《印象大红袍》正式公演后,文旅融合初窥门径。《印象大红袍》瞄准的正是本土文化,选准了武夷山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化,深入挖掘和展示大红袍的历史、制作技艺、茶艺,并将敬茶等当地民俗融入演出,接地气的表演很快受到了游客的追捧。

“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源于深挖当地文化,解决了武夷山夜晚经济业态的空白,武夷山旅游从山水风光游转变为有特色、重质量的休闲度假游。”武夷山市副市长张贤军说。

不过,一炮打响并非可以“吃遍天”。在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彬看来,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几乎是一年一代。“每年导演组都有两到三次的小升级,对台词、音乐进行修改,大的升级已经五次了,所以现在应该算是第五版。”郑彬说。

最新一版将对节目进行大刀阔斧的升级,近期将会与观众见面。郑彬透露,这次修改主要从演出的顺序、场景的设置、实景电影三方面内容进行,“演出的顺序会进行调整,让观众观赏更流畅;此外我们把祭茶、喊山和采茶部分串联而成一个节目单元,有100多名演员,特别是采茶的场景由草地转为水域呈现,画面非常唯美;对于大王玉女的爱情故事,我们重新创作,加入大红袍的故事,辅以音乐等修改,力求故事更具张力”。

“10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内容、艺术形式,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艺术需求,匠心是《印象大红袍》艺术魅力的硬核。在国内旅游演艺三大系列中,《印象大红袍》效益一直名列前茅。”郑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