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做实“四篇文章”建设新时代新三明——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明专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方炜杭 全幸雅 | 时间:2019-09-20

前进中的氟新材料产业  林文斌 摄

人勤鱼欢  邓毅坚 摄

提升“满意在三明”品牌 让新三明幸福满满

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源于三明,上世纪80年代,三明从解决群众反映的“脏乱差”问题入手,全面开展“满意在三明”活动,当好产业发展总后勤、市民生活总后勤,“满意在三明”成为三明最知名的城市名片。

进入新时代,三明继续坚持为民惠民、共建共享,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再提升。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加快补齐教育短板。调整优化市区教育布局,出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4条措施,以应急工程方式,加快11个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

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制定老旧小区整治提升规划和年度计划,抓好1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工程,推进柴火间拆除、加装电梯、拆墙透绿、小区绿化美化等,加强基础设施管养、物业管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开展停车难、农贸市场整治难等城市管理“五难”问题治理攻坚行动,加快市区58条背街小巷、徐碧街道旧城改造等城中村改造提升,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垃圾等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市容市貌。

抓好城市相对贫困人口解困工作。在“两区”开展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试点,探索形成城市困难家庭“347”帮扶工作机制,帮助450户、642人实现增收脱困。

养成市民行为规范。落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脏乱差、不文明现象等问题,通过政务公开、媒体曝光、与个人征信体系挂钩等方式进行监督,让讲文明、守规则、有秩序成为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中国“志愿之城”试点建设水平,研究制定志愿者礼遇办法,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建成“e三明”政务服务平台,连接医保、社保、公积金办理等51项便民服务,开通教育学历证明等21项全程网办事项,下个月拟再上线15项。同时,开通“随手拍”,让“群众随手拍,政府赶紧办”,注册用户超过40万,受理办结群众反映事项2万余件,让群众成为城乡治理的主人翁。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