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画:刻印在木版上的“年味”

来源:东南网 | 作者:陈志远 | 时间:2019-12-23

日前,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落下帷幕。艺术节上,漳州木版年画与12个国家的130个非遗项目、千余件展品共同展示,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和北方不同,南方年画的特点,是印在红纸上,先印色版上色,再印墨线版勾勒图案线条。可想而知,先上色再画线条的作品,制作难度比北方年画高。”漳州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颜朝俊现场指导游客体验印刷,并讲解南北方木版年画的差异与联系。 

刻印在木版上的“年味” 

颜朝俊正在复刻“招财王”。(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12月23日讯 (本网记者 陈志远 见习记者 李姗姗)

【名片】

清道光年间,颜氏家族的颜廷贯和颜神福两兄弟,在漳州合开了刻字铺“颜锦华”,为闽南各地会考学子刊刻四书五经等考举必备的书,同时经营民间木版套色年画,满足民间过年过节及操办婚嫁喜庆的需要。

漳州木版年画传承百年而不坏,有门画、门顶画、中堂画、独幅画、连环画等品种,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年画的灵巧纤美,具有浓郁的闽南传统文化特色,主要流传于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漳州许多木版年画作坊接连倒闭,颜氏家族抓住这个机会,将各家的木版年画木雕底板收购下来。抗战胜利后,颜家的木版年画已经垄断了漳州的市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年画作坊大多停业,老木版在历史浪潮中逐渐流失,漳州木版年画市场渐渐走入低谷。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的重视下,漳州木版年画这一民间文化瑰宝又重放异彩。1986年颜家印制了一套古木版年画,在全国民间美术工作大会上得到高度赞赏;1990年,漳州木版年画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2006年5月,漳州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邮政发行了全套4枚的《漳州木版年画》系列邮票,中华书局、福建人民美术出版社、漳州图书馆等先后出版了漳州木版年画书籍。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