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展示馆周边环境整葺一新。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王晓霞 阮彬彬 摄 今年是船政先贤沈葆桢诞辰200周年,又逢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举办,福州市马尾区加强对船政遗迹的保护修复,推出各类“非遗”活动,推动实现活态传承—— 马尾:引航船政文化的复兴梦 东南网4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王晓霞 阮彬彬 文/图) “船政之父”留史脉 近日,纪念沈葆桢诞辰200周年座谈会暨《从船政到南北洋——沈葆桢李鸿章通信与近代海防》书籍首发仪式,在马尾船政格致园举行。各地专家围绕沈葆桢及船政文化开展研讨,“纪念沈葆桢诞辰200周年”实寄封同时发行。 沈葆桢是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首任船政大臣,被誉为“船政之父”。 “作为沈葆桢的后人,我们这辈有幸逢先祖诞辰200周年,可以在这特殊的日子缅怀先祖,非常幸运。”沈葆桢第六代孙女沈园说,由沈葆桢主持的船政学堂, 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子孙教育与其船政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就是读好书、做好人,以正直清廉的家风传后人。“受先祖船政生涯的影响,从船政学堂毕业,并供职于船政和民国海军的沈家子弟就有20多位。” 当天首发的《从船政到南北洋——沈葆桢李鸿章通信与近代海防》一书,从两名晚清重臣私人通信的层面,生动呈现了有关清末海防建设的历史,显现近代中国巩固海防的艰辛。 “这本书共整理辑录沈葆桢、李鸿章的往返通信134封,对每封书信进行点校,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以及书信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考订研究,从另外一个视角证明李鸿章也受到沈葆桢的影响,这是以往研究中忽略的内容。”书籍作者、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表示。 由于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今年将在福州举行,马尾区正努力把船政文化与当地的“非遗”结合起来,打造成大会的一大亮点。 “世遗大会召开时,闽剧、伬唱等特色地方艺术,就能在这个舞台上展演。”在马尾船政古街,一处半露天舞台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成特色演绎场。马尾区文体旅局文化科科长柳虹介绍说,“我们让‘非遗’入驻船政遗迹,准备了20多个特色节目,前期编排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据悉,为备战世遗大会,马尾已收集并整理、编排童谣、民谣、传统故事30余曲(首),将用闽剧、舞蹈表演、讲故事的方式,在各大船政文化场馆向观众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