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晋安区:社区里开出融合的花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潘园园 | 时间:2021-02-05

小朋友在小池塘探秘。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台湾专家唐国泰(右二)在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为社区干部和社工授课。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摄

“我家小院”“三块砖小公园”“蚯蚓之家”……在福州市晋安区多个社区,两岸专家出点子,以前社区冷清的一角变成了居民喜爱的网红打卡点——

社区里开出融合的花

核心提示: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最具活力的细胞。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有效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日前,福州市晋安区探索的两岸社区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得到民政部的肯定。一起来看看闽台融合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哪些变化。

东南网2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社区来了台湾专家

“怎样调动老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活动的积极性?”“找志愿者难,老师有什么妙招?”“服务社区困难老人时应注意什么?”…… 近日,一场围绕台湾社区居家养老经验介绍的讲座,在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的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举行。台湾专家吴旭平和唐国泰刚介绍完台湾经验,与会的社区工作者就纷纷举手提问,气氛十分热烈。

“台湾的社区养老走过不少弯路,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借鉴,真心希望你们能少走弯路,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路子,让老百姓受益。”活动结束时,台湾文创推广协会理事长、福建工程学院教师唐国泰说。

作为大陆首个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晋安区两岸社区交流中心自去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此类围绕社区治理的“头脑风暴”渐成常态。

“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经过20多年探索,台湾在社区发展和营造方面的做法日趋成熟,积累了不少经验。福州正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先行区,仅在榕的台籍博士就有300多人,如何吸引台湾人才助力我们的社区治理值得探索。”福州市晋安区民政局局长林勇说,“过去两岸社区治理的经验交流主要集中在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上,日常的交流载体不多。设立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有助于搭建常态化的两岸社区治理交流平台。”

林勇介绍说,两岸社区交流中心设有闽台城乡社区治理研究院、台湾社区创意坊、数字展示馆、两岸社工创新中心等。其中,依托两岸专家团队成立的闽台城乡社区治理研究院(智库),目前智库成员已达18人。

每月有讲坛,每周有答疑。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每月至少举办一场社区治理“头脑风暴”,邀请两岸社区治理专家为社区干部和社工授课,分析案例,充实基层治理知识。台湾专家还创办了“周二有约——海峡公益服务社”,每周二为社工答疑解惑,开展经验交流。

依托“台陆通”App,两岸社区交流中心还开设了大陆首个台胞虚拟社区,建立社区营造师、社工志愿者“专业群”。同时,在线邀请台湾社区营造专家授课,分享社区治理经验。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