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福建日报网事版(8版)主要稿件: 组合出击 年味满满 东南网带你体验浓浓春节“福文化” 国家级非遗浦城剪纸福建省级传承人周冬梅创作的有福建特色的“福”字剪纸作品。 福州油纸伞非遗传承人严磊与东南网记者合作制作“保福伞”,在虎年新春用非遗作品献礼。 东南网记者专访福文化专家陈吉。 东南网2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周冬 蔡秀明 苏琳 陈美玉/文 周智军/图)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春节里,东南网通过新闻报道、原创评论、网友互动、移动端传播、短视频等方式,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阵地。 网络专题立体报道春节新闻 东南网在首页显著区域推出网络专题《福山福水迎新春》,以“福文化”为主线,开设“新春迎福”“新春说福”“新春庆福”等版块,透过民俗专家视角,解读过年习俗中的“福文化”,多角度、多形式、立体化呈现春节浓厚节日氛围。并围绕福建各地春节接福迎福活动,开设组图版块“张灯结彩好福见”,陆续推出《福州:虎年福见 有福之州》《2022年“福虎迎春”文化盛宴震撼来袭》《剪“福”迎新春》等图片新闻,展示福建特色民俗文化。 同时,东南网推出网络专题《新春走基层》,开设“新闻聚焦”“视频”“春节我在岗”“记者走基层”等栏目。其中“记者走基层”栏目以福建本省记者走基层为主要视角,充分挖掘春节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的动人故事,发布了《铁路发电车乘务员:守护列车“心脏” 温暖春运回家路》《守防火一线 他们保万家平安》《探访福建民间救援力量:日常训练不停歇 随时待命出发》等原创新闻。其中《“火焰蓝”的春节坚守:把这份祝福唱给你听》,讲述了二级消防士汪广建在春节期间,把消防安全提醒融入自己和小伙伴改编的歌曲,以此向莆田市民和远方亲人送祝福、寄牵挂。截至2月10日,专题集纳稿件270余篇。 移动端产品深挖“福文化”底蕴 东南网加大新媒体传播,制作特色新春迎福送福产品。专栏《福闻话》以时下热点为引导,通过“手绘海报+音频讲解”全媒体形式,多方位展现福建曲艺文化、信俗文化、民俗文化等的发展、传承与创新,梳理底蕴深厚的“福文化”。目前已发布《福建人特别看重的“尾牙”,到底是啥?》《福建戏剧,到底有多了不起?》《腊去春回,万事“粥”全》等稿件,并于多平台同时推送,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 东南网还推出系列海报,围绕“福文化”主题,对“福”字最初的起源和含义、春节贴福字的习俗从何时开始等进行解读。同时推出“家乡的年味”系列图文稿件,展示客家春节传统过年仪式,如烧祭纸、点松香火、放鞭炮、杀鸡祭祖、制作传统客家小吃等,让网友感受到满满的传统客家年味。 短视频呈现“福文化”视觉盛宴 东南网推出《福文化里话年俗》系列短视频,结合各地不同年俗,如福州面线、漳州水仙花、莆田红团等,用虚拟抠像结合动画形式推出1分钟短视频,烘托八闽各地不尽相同的浓浓年味,彰显出福建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木雕技艺、漆画技艺、“保福伞”……东南网邀请非遗技艺传承人以视频形式展示技艺、向网友们拜年。国家级非遗浦城剪纸省级传承人周冬梅的《万福来朝》获得网友们的盛赞,这是她以“福”字为表达方式,15个福建区域文化标识为创作元素,融合区域代表性文化属性,组画成字,通过东南网的镜头、用剪纸传播福建的“福文化”元素。 这个春节“福星高照、福佑中华”主题宣传海报装点福建各地,营造浓浓年味。作为“福文化”系列视频宣传的“特别彩蛋”,东南网特别邀请到“福星高照、福佑中华”的创作者、福文化专家、著名书法家陈吉进行专访,他与网友们分享了福建深厚的“福文化”底蕴,并在视频中亲手书写“福”字,通过东南网独家为网友们送出“专属”福气。 此外,东南网艺术频道和陈吉联合推出“五福”系列数字艺术藏品,在百谷王数字艺术平台销售。陈吉将把所获收益全部定捐给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春蕾圆梦”项目,资助家庭困难的应届女高中生圆梦大学。 二○二二年闽籍华侨华人新春大拜年活动圆满举办 海外侨胞迎新春祝冬奥 日前,由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福建日报社东南网承办的“侨声贺新年 同心向未来”——2022年闽籍华侨华人新春大拜年活动圆满举办。 此次活动专题开设“领导祝词”“侨团拜年”“侨胞贺岁”“祝福冬奥”“往届回看”等栏目。海内外闽籍侨社侨胞纷纷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畅叙乡情,赞美和祝福祖国,共迎壬寅虎年。值得一提的是,虎年新春恰逢北京冬奥会,不少海外侨社侨胞特意录制视频,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以及对中国冰雪健儿的祝福。 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俄罗斯、阿曼等30多个国家的近600名侨胞、48个侨社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参加了活动,以个人或团拜的形式向祖国和家乡人民送上了新春祝福,共同庆祝农历壬寅虎年的到来。此外,来自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等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也参加了大拜年活动,通过东南网送上了对中国人民的新春祝福。 泉州台商投资区新春开门红 东南网2月11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近日,泉州台商投资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618.85亿元的21个项目将在泉州台商区落地生根。 当天,九大项目现场进行签约,实现新春“开门红”。这些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后即可享受泉州台商区上下游产业链完善配套带来的发展优势。 投资100亿元的欢乐世界项目计划建设泉州动物王国乐园、泉州大型国际标准滑雪场、欢乐世界、泉州八仙过海博物馆等4个项目。“台商区山好水好人好,政府对投资项目一路保姆式服务,处处开绿色通道,让我们能安心在这里投资。”在欢乐世界项目相关负责人、泉州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丽华看来,旅游业对社会信息流、人流、经济流拉动力都很好,预计该项目落地后,能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为拉动当地GDP作出一定贡献。 近年来,围绕辖区内30公里海岸、25公里江岸、近1.4万亩公园等优势,泉州台商区通过“五纵五横”快速路网建设拉开交通骨架,初步建成一批景观、休闲、文旅、度假项目,整体居住品质更优,城市环境更美,作为环泉州湾最具投资吸引力区域的特点更加彰显。 两岸首支原创闽南语冬奥歌曲上线 东南网2月11日讯(本网记者文洁 李奇 邹玒)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奥林匹克的激情与梦想,为华夏大地送上满满的“冰雪奇缘”。近日,由东南网参与出品,奥运冠军吉新鹏,世界冠军郭跃华,台湾知名音乐人王中平、冯伟杰、陈建平、蔡羽胜、胡士瑛,大陆闽南语歌手陈飞、郑奕灿、林伟龙、蔡慧群等海峡两岸文体群星创作并演唱的两岸第一首歌唱冬奥会的闽南语原创歌曲——《嗨,北京!嗨,冬奥》正式上线。闽籍奥运冠军谌龙、李发彬、卢云秀等发来祝贺视频,同时也为冰雪健儿加油助力。 该歌曲在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东南网等平台上线,仅一周时间,歌曲MV(音乐短片)的全平台播放量就超过100万,歌曲相关话题多次登上新浪微博本地热搜榜。 歌曲由庄伟凡、叶佳修、彭一万作词,林伟龙作曲,台湾知名音乐人陈建平任音乐监制。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台湾音乐人采用“云”录制的方式,两岸歌手携手以歌传情,助力冬奥。 台湾校园民谣奠基人叶佳修为歌曲作词。他曾创作了《外婆的澎湖湾》《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在与厦门知名文史专家彭一万沟通后,我们一致认为歌词简练、动人,传唱度才会更高。”叶佳修表示,希望通过活力四射的音符,佐以直抒胸臆的演唱,让歌曲以更为接地气的方式为冬奥健儿加油。 2008年,一首《北京欢迎你》火遍大江南北,这首歌也是台湾知名音乐制作人陈建平与奥运歌曲的首次结缘。14年后,他再度参与冬奥会相关的歌曲制作,担任音乐监制。在陈建平看来,文艺的创作要不断有新想法,《嗨,北京!嗨,冬奥》这首歌曲的制作,也是两岸音乐人不断融合创新的过程。 来自福建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也加入歌曲的录制。首届世界杯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骄傲地表示:“北京是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这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在郭跃华看来,这届冬奥会是一个很好的国际交流机会,能让一些国家更了解中国。 吉新鹏是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在厦门生活20余年,他认为闽南人身上纯朴勤劳的精神,就是奥运精神的具象化体现,“在运动生涯中,迈向成功的每一步都需要这样的精神才能脚踏实地”。如今在厦门从事竞技体育相关工作的他也透露,不久后在厦门市体育中心将会开放一个冰球馆,滚轴轮滑、旱地冰球等项目也都在推进。 “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是不同文化展现风采又互相融合的舞台。”大陆闽南语歌手陈飞不仅担任演唱的工作,同时负责与两岸音乐人一道,在短时间内完成歌曲的录制。她表示,希望以这样一首闽南语歌曲,让两岸的青年共享祖国繁荣昌盛的荣光。 扫码观看《嗨,北京!嗨,冬奥》M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