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东南网全国两会报道在海外和香港备受关注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2-03-13

2022年3月13日福建日报网事版(8版)主要稿件:

东南网全国两会报道在海外和香港备受关注

福建在福州、厦门、莆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 养老床位安进门机构服务送到家

第四届“印象·福州”大赛颁奖仪式暨第五届大赛启动仪式在福州举办

福建海联讲坛第四期——香港专业人士交流分享会在榕港两地同步举办

东南网全国两会报道在海外和香港备受关注

东南网3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李雅兰 金婷 陈勍 黄丽红 孙劲贞 郭胜达 邓春花)2022年全国两会已圆满闭幕,东南网全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全国两会热点,聚焦福建代表委员的两会动态,一系列原创产品在网、端、微、云聚合发力,唱响全国两会中的福建声音。特别是东南网发挥海外分站落地作用和与海外侨团联系紧密的优势,邀请多国侨胞自拍关注两会的视频,并在海外媒体上推送多条原创稿件;依托香港站开展在港两会宣传,连线港区代表委员进行视频采访。截至3月11日,东南网全平台共发布相关稿件2000余篇(条),全平台阅读量(播放量)超4100万,其中在海外和香港关注度超600万人次。

侨胞视频、京港连线扩大两会影响力

东南网通过海外分站倡导和组织当地侨胞收看全国两会开幕式、关注两会好声音,采访海外侨胞谈感想,邀请侨胞自拍关注两会视频,推送东南网刊发的两会新闻产品,多种方式宣传两会好声音。策划推出“海外侨胞心中的全国两会”主题微视频专栏,邀请侨胞自拍小视频,表达自己对全国两会召开的祝福、讲述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菲律宾、阿根廷、泰国、德国等国家的著名侨领纷纷发来视频,向祖国呈现自己在海外的“两会时光”,目前已推出10期。原创稿件《海外侨胞热议全国两会:愿携手注入“侨力量”》《阿根廷侨胞热议全国两会:愿为祖国早日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展现了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真挚情怀和对实现中国梦的期盼。多条重要原创稿件在美国凤凰华人资讯网、阿根廷华人网、菲律宾菲侨商网、爱尔兰华人圈、爱岛文化、非洲时报网、欧中之声、旅美华人的精神家园、英国富中传媒等海外华媒APP、网站、脸书、推特平台推广传播。据不完全统计,东南网推送的全国两会相关内容在自有平台和海外传播阅读人数超百万人次。

《京港连线话两会》视频采访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蔡毅。

此外,东南网依托香港站开展在港两会宣传,邀请了18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20多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通过视频连线形式接受采访。代表委员们向观众介绍了他们如何将香港的声音带到两会、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以及香港该如何走出疫境、改善民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议题。《京港连线话两会》视频节目,已推出6期;《全国两会速递》《全国两会花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声》等专栏,发布相关内容近200条。相关内容在脸书、Youtube、微信公众号、推特进行推广,在港落地宣传阅读人数累计达480多万人次。

全媒体产品展现全国两会盛况

东南网推出的大型融媒体专题《一起向未来——2022全国两会东南网特别报道》,开设“两会快报”“东南网评”“日程”“两会‘福’音”“代表之声”“委员之声”“读懂两会”“两会热点”“融媒视角”等栏目。其中,“两会‘福’音”栏目集中报道福建代表委员的最新资讯,“读懂两会”“两会热点”栏目集纳网友关心的两会热点,“融媒视角”用图解、H5等形式生动解读全国两会。截至3月11日,专题累计更新相关稿件600余篇,浏览量约150万。

扫码浏览“幸福清单”

H5《不负春光开好局,看看福建人的“幸福清单”!》,以模拟打印清单的形式将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若干内容创意性地展示给用户观看。用户进入首页后,可根据提示点击“开启账单”按钮并通过向上拖动的方式撕掉小票,继而浏览“福建2022年开门红数据”,图文并茂地展示福建未来一年的“小目标”,令人振奋。

扫码浏览长图

东南网还策划制作了系列海报《两会亮“言值”》《幸福回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福建行动”》,图解《就这样,我成了家族群的“红人”》等一系列融媒体产品。微博话题“#全国两会·聚焦福建#”、“#两会东南眼#”及头条号话题“#2022全国两会热议#”等累计阅读量超1350万。

视频产品主题采访关注福建亮点

东南网视频产品全方位报道2022全国两会及两会上的福建亮点,推出短视频39个,连线直播15场。原创快闪短视频《点赞福建!快闪看福建新发展》通过新颖的MG动画快闪的形式点赞福建2021新发展,为2022福建发展加油。《两会同期声》系列街采,会前聚焦关于两会市民最关心的内容、市民对国家发展的新期待,会中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会上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提案或议案,走到普通百姓中进行原创街采。其中原创视频《“两会时间”·国家发展和新期待》播放量超70.8万。

东南网通过图文报道形式,采访福建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闽全国政协委员,了解他们一年来的履职故事。针对今年全国两会上热议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话题,连线两会代表委员,推出《【连线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卢玉胜:大力推进农村产业振兴 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连线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吕培榕:适时兴办国家级侨批文物馆》等报道。根据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时的重要讲话、政府工作报告、福建省代表团审议情况等,推出《【全国两会关注】扩内需,新业态新模式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等报道,受到网友关注。

此外,东南网还推出《“国家账本”亮出“稳”的底气“进”的决心》《致敬“她力量”,守护“她权益”》等20余篇原创评论,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传播。

福建在福州、厦门、莆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 养老床位安进门机构服务送到家

福州万颐智汇坊内打造的家庭养老床位样本。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福州一市民正与养老机构签订家庭养老床位协议。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3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老人独居晕倒或摔倒该如何求救?”

“母亲有轻微的阿尔兹海默病。”

“花了一年时间研究‘父母养老’,这篇是干货合集!”

……

在国内年轻人活跃的豆瓣论坛上,“父母养老”一直是热门话题。网友“X花”说:“我们80后、90后的父母正在迈入老年。父母突发的一场疾病,让我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养老问题。”讨论中,有网友提到对家庭养老的期待,希望“养老不离家”,在家就能享受专业养老机构的服务。

针对养老问题,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住闽全国政协委员曹晖表示,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正在弱化,社区已成为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支点,建议打造以社区为核心的新型养老共同体。

为满足民众“养老不离家”的愿望,去年,我省决定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家庭养老床位能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多大助益?专业养老服务如何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本期网事为您关注。

网友 父母独居养老引发忧虑

在豆瓣“父母养老交流”小组里,网友“小苗”分享了父母独居养老的话题,引发许多网友的讨论。“我在外地上班,母亲一个人在家,目前暂时没办法接到我身边。前几天母亲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扭到了腰,当时意识清醒,所以自己打120去了医院,我也迅速去医院帮她办理了住院手续。但现在挺怕她自己在家晕倒或摔得比较严重无法动弹,连电话都打不了。”

网友的分享里透露出对父母养老的忧虑。面对这样的困境,设置家庭养老床位或许是一种化解办法。

福州是省内首个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试点城市。家住福州鼓楼区的张依伯年近80岁,近10年来因患有多种老年疾病,经常出入医院。他的脑部因疾病动手术后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用药、保健等需要专业人员指导,频繁往返医院十分不便。今年2月,他与鼓楼区洪山镇金牛山社区家园签约,落地了鼓楼区首张家庭养老床位。签约后,张依伯在家中就可享受专业护理、远程问诊、24小时紧急呼叫响应等专业养老服务,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张依伯还有专门的护理员,能在约定时间内上门提供护理服务。

近日,记者在福州市“社区嵌入式”邻里养老机构福州万颐智汇坊内看到,不少市民前来咨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带记者参观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样板间。样板间展示了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室内加配相应的老年辅具,安装监控、报警、红外线等相关信息监测设施。如浴室内装有红外线报警系统,老人若在浴室跌倒不起,系统就会报警。

机构 引导按需购买养老服务

万颐智汇坊负责人介绍:“我们签约的一位老人家,子女上班没时间为老人煮饭,外卖食物又比较重口味,不适合老人,我们中午就给老人送食堂自己煮的餐食。”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专业养老机构,他们愿意推广家庭养老床位。从市场化角度来说,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老年人的养老消费观念,逐步使居家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从单纯接受家人服务和社会免费服务,转化为按经济能力主动向服务市场购买个人所需的养老服务。“购买养老服务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培育,希望政府、社会共同推进。”该负责人说。

采访中,不少养老机构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执行院长陈云表示,要发挥国德医养结合的优势,配合政府部门共同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家庭养老床位契合了现阶段养老的国情,相比机构养老院的床位建设成本更低,且符合较多老年人‘住家’养老的观念,满足了这类老年人及家庭的养老刚需,精准对应养老服务的细分市场。从照护强度及经济性价比上也可以定位机构养老院的前端,缓解机构养老院的压力,并且此类群体通过家庭养老床位,可深度挖掘养老需求,真正打造有温度、可持续的养老服务市场。”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郑崇平说。

记者了解到,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服务内容包括:有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属,可结合自身需求向全市具有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能力的机构提出申请,由机构按约定为老年人建床,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紧急呼叫等智能三件套,给居家环境加装扶手、淋浴椅等设备,按需提供清洁、饮食等16项生活护理服务和压疮护理、康复训练等10项专业护理服务,并围绕老年人“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个方面需求,按需增加服务,以此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

政府 启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记者从福州市民政局了解到,2021年11月福州市家庭养老床位政策开始实施,截至今年2月22日,已签约708床。下一步,福州市将朝着“让老年人在家享受专业的机构养老服务”的目标迈进。

去年以来,厦门市通过遴选14家具备服务能力的机构开展试点,将专业化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中。截至2021年底,已为674名失能老年人设置了家庭养老床位,另有360名意向老人的家庭正在进行前期评估和适老化改造。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667万人,占总人口的17%。随着老年人口的逐年增长,预计到2025年,福建省老年人口将超过750万,占总人口比例达20%。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留在家里养老。为满足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去年,我省出台《关于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全省首批试点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1000张。其中,福州市不少于400张,厦门市、莆田市分别不少于300张。

福州市民政局局长王振松介绍,福州市获批“十四五”期间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也是全省目前唯一入选试点的地市,率先启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将养老床位“搬”进家,开启了全新的养老形式,满足老年人“原居安老”的现实需要。家庭养老床位作为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专业机构为支撑,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类机构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既满足了居家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需要,又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同时,与机构床位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较广、服务方式灵活等优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养老模式,也是当前积极应对福州市“银发浪潮”挑战的现实需要和有益尝试。

专家 床位需设监管提高质量

长期关注家庭养老的福州市老年学学会原会长陈木霖认为,政府应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要制订相关的服务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优胜劣汰制度,让老年人感到在家养老是安全的、可信赖的,提升居家养老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行业自律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立家庭养老床位是一项新的护理工作,具有护理对象因人而异、护理项目千差万别、护理环境各具特色的特点,一是要依法依约实施服务;二是要加强外派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重视养老服务质量;三是充分发挥智慧养老功能、网络养老服务功能和大数据养老功能,不断提升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质量。

福建省老年学学会会长甘满堂教授认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是应对养老需求多样化背景下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同时,它拓展了原有养老运作模式,集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方式为一身。它主要满足居家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依托专业养老机构为老年人不离家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居家安全协助、家庭照护支持等服务,对弥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有效缓解家庭护理困难、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将发挥积极作用。

小贴士

何为家庭养老床位?

家庭养老床位,是指根据老年人的意愿和需求,依托专业服务机构,对老年人的居室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改造,在老年人家庭设置具备机构服务功能的养老床位,为其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

第四届“印象·福州”大赛颁奖仪式暨第五届大赛启动仪式在福州举办

东南网3月13日讯(本网记者 陈睿倢)3月12日,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晚报主办,东南网海外部承办的第四届“印象·福州”大赛颁奖仪式暨第五届“印象·福州”大赛启动仪式在福州成功举办。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陆菁,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来自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海外侨领,以及获奖海外华裔青少年代表、优秀指导老师代表、优秀指导单位代表等近百人出席活动。

陆菁在致辞中表示,“印象·福州”大赛自创办以来,参与人数逐年增多,作品征集数量明显增加,作品表现形式也日渐丰富,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极大地调动了海外社团、华文学校以及华裔青少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家乡、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增强了海外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和家乡的认同感,被海外乡亲亲切地称为“留心留根工程”。希望广大海外侨团、华校继续关心和支持大赛活动,组织更多华裔青少年踊跃参赛,通过“印象·福州”大赛创作更多作品共同推动闽都文化、“福”文化“走出去”,展现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崭新形象,不断提升福州的国际知名度。

海外侨领代表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祥华表示,将一如既往发挥海外华社的力量,鼓励更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大赛,让中华文化在华裔孩子的心中扎根,进一步对外弘扬闽都文化。

获得第四届“印象·福州”大赛征文组一等奖的华裔青少年代表张诺欣表示,“印象·福州”大赛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展示福州之美、榕城之韵。

同日,第五届“印象·福州”大赛正式启动,大赛组委会将同步上线大赛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广泛征集作品,截稿时间为2022年9月30日,欢迎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踊跃参赛。

福建海联讲坛第四期——香港专业人士交流分享会在榕港两地同步举办

东南网3月13日讯(本网记者 陈睿倢)为推动闽港闽籍专业人士交流交往,推介有赴港上市意愿的福建企业,进一步规范企业赴港上市和境外融资,3月11日,由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主办的福建海联讲坛第四期——香港专业人士交流分享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福州、香港两地同步举办。港澳、非公经济、新社会阶层人士代表等70多人在福州主会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演讲嘉宾陈远菲作《基业长青:家族基金管理的道与术》主题演讲,在香港的演讲嘉宾余枚芹通过线上作《企业赴港上市,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主题演讲。演讲后,演讲嘉宾与参会人员进行现场问答互动。

与会人员反响热烈,认为对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来说,通过讲座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利与弊,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也希望和更多的香港专业人士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推动广大闽企与国际接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