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人大:畅通交通“动脉” 茶乡焕发活力
2013-11-20 07:03 来源:福建人大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如今,美丽茶都----安溪凤城,高楼耸立,绿树掩映,城区街道,车辆整齐有序停放,人来车往,秩序井然;城区街头,商铺门口,摊点按规定区域设点经营;县行政服务中心门口等人流多的地方,前来办事的市民车辆按序排放……安溪凤城城区车辆川流不息,交通顺畅,充满生机活力。代表和居民群众无不感叹:“人大加强监督推动,城区交通真是大变样!” 倾听:来自百姓的呼声 曾几何时,安溪城区交通混乱、拥堵,摊点、车辆随意摆设、停放,城区一些道路损坏严重,影响通行。群众不时埋怨:“城区道路上,车辆乱停、乱放、乱掉头,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中心城区街道两旁摆摊设点,造成交通堵塞”……年初,县人代会期间,几位代表也提出“规划建设好停车位、整修城区破损路面,加强城区交通整治管理,改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状况”等建议。 安溪作为百万人口大县,随着大县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区的体量不断增大,大量的人流、车流、物流涌入城区,给城区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城区道路交通问题,成为茶乡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 谢保家主任指出,代表、居民百姓呼吁和反映的城区交通秩序、交通安全、交通建设问题,事关城区乃至全县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出行,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茶乡安溪对外形象,要把城区交通整治作为县人大常委会2013年监督重点之一。 安溪县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几次召开主任会议专题进行研究,把开展城区道路交通整治专项视察列入 2013年监督工作重点。确定分 “五步走”推动该项工作:第一步,组织专题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第二步,召开座谈会,问计于民,广泛征求代表群众意见建议;第三步形成整改意见函,召开专题交办会,交政府及其部门整改落实;第四步,采取“列清单”、“对账单”方式,对整改意见办理情况逐一进行跟踪、检查。第五步,听取和审议县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督促县政府研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主任会议要求:本次监督行动要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以优化城区交通秩序为落脚点,旨在促进工作,提升城市交通道路管理水平。 调研:找准问题所在 2013年4月份,安溪县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城区道路交通调研组,分成三个调研小组,通过座谈、走访、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城区道路交通情况开展深入调研。 第一调研小组深入老城区,重点对4个公共停车场、部分小区地下停车场、重要路段、校园门口、农贸市场等部位开展调研。调研中发现中山路、民主路等路段交通规划不够科学,出现 “卡脖子”、 “无尾路”,导致老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新华路、解放路、水门街等路段小商贩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阻塞交通,路面脏、乱、差、破损;有的路段停车警示牌、标志线、隔离栏等交通管理设施没有及时同步配套到位,街道两旁时有出现随意占道停车现象,就连河滨路休闲景观带也成了停车场所。一位退休教师慨叹道:“政府花巨资修建滨河路景观带,是人民群众健身、休闲的场所,如对车辆乱停放监管不严,这条景观带完了。” 第二调研小组人员携带摄像机、照相机等,深入建安大道西侧至安德物流片区,对该区域道路交通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经过三天的走访,调研组发现同美、龙凤都城路段,部分隔离带、隔离栏损坏,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第五小学门口至潘田小区路段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第七小学门口至美法工业区路段两侧规划临时停车位,造成以上路段十分拥堵;北石格红绿灯处右转不限行车道狭窄,又没有划出人行斑马线,人车混行,经常堵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龙湖车站入口等部位,出租车、私家车随意停放,造成通行不畅。 第三调研小组深入城东片区,重点调研建安大道东侧至茶博汇区域道路交通情况。调研组经实地察看和向群众了解情况,发现茶博汇等新建楼盘未按规定,同步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停车位,可能出现停车难或占道停车;火车站路口、凤参路口、宝龙广场路口等处未设警示牌或警示灯,影响行车安全;营运出租车、“摩的”随意占道候客、随意掉头,造成交通混乱;在一些施工工地周边,存在渣土车超载及“滴、洒、漏”现象,严重影响道路环境卫生和交通安全。 问政:共商城区交通整治之计 4月24日至26日,调研组先后召开 5场代表和各界人士座谈会,就城区道路交通整治和管理专题征求代表和群众的意见,交通、公安交警、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代表们就城区道路交通问题纷纷发言,直言问题,提出建议,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解答-- 陈秀珠代表直言:“中心城区部分路段占道摆摊设点经营小吃、烧烤,空气污染严重,阻碍道路交通,群众怨言颇多。对繁华路段要设置隔离栏,取缔占道经营摊点或划定专门区域营业,保证不妨碍道路交通。” 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表态:“我们一定组织人员加强巡查监管,坚决取缔占道摆摊设点,还群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黄耀卿代表建议:“中、小学校路口,放学时段交通拥堵、混乱,要设置禁停车警示牌,在学校放学时段,要增派警力,做好交通疏导,维护交通秩序” 公安交警部门负责人承诺:“我们将在学校路口增设警示牌,增派人员疏导交通。” 陈福志代表提出:“超载车辆违章在城区道上通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为什么没有得到禁止?要加强监管,依法严厉处罚。” 公安交警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对此进行调查,对违规车辆及驾驶人员进行依法处理。” 谢秀云代表建议:“旧城区停车场、停车位不足,致使车辆占道停放,影响正常通行。在实施旧城改造项目的同时,要优先规划设计建设停车场、停车位,避免车辆乱停乱放,造成交通拥堵。” …… “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反映了群众的呼声,直逼我们城区交通管理的一些弱项和死角。”一位政府部门的领导感慨道。 根据调研组实地走访调查情况和各界人士、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安溪人大常委会就城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环境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指出存在的52个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形成正式函件,送书记、县长阅示,朱团能书记当即签示县政府分解落实。县人大及时将整改意见反馈给政府及有关部门抓好整改落实。 督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道路畅通,社会和谐;交通安全,事关民生。县政府高度重视,高向荣县长专门召集政府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部署。及时成立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两名县长为副组长的城区道路交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协调落实各项整改工作。及时下发《关于城区道路交通整治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把县人大常委会提出整改意见,分解到住建局、市政局、公安交警等部门,并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一场城区交通道路会战全面展开…… “解放路南段,路面破损严重,一到晚上,道路两旁烧烤摊点占道经营,浓烟滚滚,严重影响了人们出行和生活。群众颇有怨言,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这一老大难问题下手。盛夏七月,烈日炎炎,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有关领导,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带领住建局、市政局、交警大队、社区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到现场察看,并明确各相关部门任务和完成时限。住建局负责人当场表示:“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将解放路南段路面全面翻新。”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集中力量,下大力气,对城区街道乱摆摊现象开展集中整治,保证城区道路畅通。”整改中,县政府交通整治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检查,县人大调研组密切跟踪整改情况。 7月25日,县人大常委再次组织视察组对县政府落实常委会整改意见的情况进行视察。视察组采取‘对账单’的方法,认真对照4月份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相关整改意见,逐一进行检查,确保整改项目一项不落地落实。经跟踪检查,常委会提出的52条问题和整改意见,51条已纳入整改,整改率达98%。 8月30日,安溪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城区道路交通整治专项工作报告》,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建立长效机制、科学规划优化路网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宣传教育等五条审议意见,交由县政府研究办理,确对安溪城区道路交通状况的持续改观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历时半年,在安溪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下,安溪县政府及相关单位积极行动,投入大量人、财、物,一项项城区道路交通整治措施落到实处。中山路“蜂腰段”、民主路东侧 “卡脖子”路段启动拓宽改造,城区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结合县政府旧房改造项目,规划建设一个有停车位近700个,在茶博汇区域规划建设地上停车位3345个,地下停车位1359个,已建成地上停车位976位,城区停车难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开辟校园“绿色通道”,实行辖区派出所责任制,增派警力疏导校门口交通,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刷新临时小车停车泊位800多个,撤除不合理停车位35个,增设各类交通标志15面、减速带23米,更换损坏的护栏2400米,新增护栏2500米,城区交通设施日臻完善;规范南门市场、中闽百汇、新华路南段等烧烤摆摊点,加派人员对后楼市场、清溪桥头吾都临时市场、潘田安置小区等占道摆摊经营路段的巡逻监管,摊点经营进一步规范;抽调警力组成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机动队,加大对闯红灯、违法停车、超载货车和渣土车、违章摩托车的查处整治力度……城区交通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赢得居民群众的肯定。 安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保家表示:“城区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虽然取得初步成效,要巩固好整改成果,还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今后,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地进行跟踪监督,让城区的交通更加顺畅,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舒畅!” |
相关阅读:
- [ 05-03]安溪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城区道路交通整治工作专项视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