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大山笋竹专业合作社社员根据立竹量砍伐绿竹。 股份林场,带动村集体村民增收 3月底,尤溪城关镇下村村的公路边、山坡上,新植的1万棵桂花树和200亩杉树,排成行行绿意,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这批刚种的杉树、桂花树是今年的造林任务,通过股份林场合理安排种植采伐计划,我们每年都有300亩左右的林木可以轮伐,实现了永续利用。”村主任戴永春告诉我们,村里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股份经营模式,股份林场全权负责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村集体和村民将收益四六分成,不但让村民有了可观的林业分红,而且为村集体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确保了村级组织正常的运转和公益事业建设。 通过股份经营模式,1万多亩山林成了一个整体,林场连片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充分发挥了规模化营林的优势,实现了森林资源有增长,村民收益有保障;同时,通过章程明确林场、村委、村民的权利和义务,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民主管理,规避了潜在的利益冲突,实现林业和谐稳定发展。 正如下村股份林场场长戴永堪所说,“统一管护,成本减少了,规模上去了,效益也就出来了”。该经营模式有效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林农增收,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股份林场每年林业收入均在2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林业分红保持在1000元左右。村集体通过林业分红,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难题,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河道整治、旱厕拆除、廊桥修复、公路沿线美化绿化等公益事业,并聘请台湾旅游设计团队对森林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发展休闲旅游,带动村民致富,持续释放林业改革带来的红利。村民们高兴地说:“山绿了,路好了,来旅游的人多了,村里发展越来越快了……” 这样的模式既让农户受益,又提高了他们种绿爱绿护绿积极性。“去年4月,强雷电造成一起森林火警,村民发现后第一时间自发组织上山扑火,在工作组到达前已经扑灭,没有造成任何损失。”戴永堪说,这是印证村民爱护山林意识提高的最好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