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厦大科研团队打破传统认知:深海溶解有机碳库并非沉寂

2025-04-22 10:08:23 作者:李珂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长期以来,深海溶解有机碳(DOC)被认为是一个循环缓慢、存留时间长达数千年的惰性碳库,极难被微生物利用。不过,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沈渊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却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

日前,沈渊教授与合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成果,题为“Special delivery of proteinaceous matter to deep-sea microbes”。他们发现,深海中存在可被微生物快速利用的新鲜蛋白类有机质,证明了深海溶解有机碳库并非完全生物惰性。而且,背后的“快递员”居然是浮游动物。

研究是怎么开展的呢?团队选在大西洋百慕大时间序列站(BATS)做生物培养实验,搞碳同位素(14C)分析,还精细表征了化学组分。从DOC里分离出高分子量(HMW;>2.5kDa)DOC和HMW氨基酸组分后,他们发现,总DOC和HMW DOC的14C年龄随着深度增加而显著老化,深海DOC的14C年龄约为4000岁。但神奇的是,HMW氨基酸组分从中层到深层,14C年龄并无显著变化,这就透露了深海DOC库中存在更年轻、富含蛋白类化合物的有机质。

微生物降解实验持续7至390天,结果显示,总DOC和HMW DOC的微生物可利用性随深度增加一路下滑。但HMW氨基酸组分在深海里,微生物利用起来可比中层海洋容易多了,大部分降解一周内就搞定,妥妥的“易降解”好物,显然能给深海微生物“充电”。

那这些新鲜有机质打哪来?研究团队分析深海高分子量蛋白质类物质的“配方”,发现这些物质和表层浮游动植物的成分高度相似,可能是上层沉降的“礼物”。可单靠颗粒物沉降,没法解释HMW氨基酸组分的14C年龄与降解程度的“怪脾气”(随水深先降后升),毕竟沉降中颗粒物会溶解、降解,一路“下坡”。真相是,有个主动机制在中层向深海“快递”新鲜有机质。而最有可能驱动该机制的是:从表层向中层海洋垂向迁徙的浮游动物。

研究发现,当时正值春季藻华后的浮游动物高峰期,大型浮游动物(>1000 μm)是“主角”。它们通常在夜间上浮至表层海洋觅食,白天返回中深层,边吃边通过粪便、直接释放溶解有机质、重新打包颗粒有机质等,把富含蛋白的活性有机质送进深海,给生态系统“供能”。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是沈渊教授,共同作者还包括美国高校多位学者。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