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头版聚焦福建:外贸“重镇”晋江一线观察
2025-04-22 10:30:2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今天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福建晋江 爱拼会赢 勇毅前行 ——外贸“重镇”福建晋江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2025年4月22日第01版 福建晋江,以运动鞋、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闻名世界,是我国外贸“重镇”之一。本报记者在晋江走访不同类型的多家企业,以及当地商务局、贸促会等相关部门单位,切实感受到干部群众“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晋江城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吴宝烨 林晓燕 摄 一双鞋面 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通过综合解决方案深度绑定客户 晋江被誉为“中国鞋都”。常年专注鞋面生产,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是产业链重要企业,也是许多国际知名运动鞋品牌的供货商。 机器轰鸣,信泰飞织智慧车间内,近2000台针织横机满产运行。公司总裁办副主任许剑飞说,国际贸易形势目前对企业影响不大,今年二、三季度后,一些影响可能会显现,但企业有调整应对的空间。 底气来自科技创新。 “做好一双鞋面,现在不是光有劳动力就行。以飞织工艺为例,我们实现了数字化生产,电脑一键下达编织指令,机器自动拉纱线成布,一名工人能够同时管理10多台机器。”许剑飞说。 持续向“新”而行,信泰练就了“独门绝技”,经纬织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过去针织工艺经向、纬向编织分属不同品类,经纬织技术实现经、纬方向共同成圈编织,不仅增强了鞋面的物理强度和支撑性,还让花型编织更自由,打开了鞋面设计新空间。”许剑飞介绍。 如今,信泰不再做纯粹代工,而是深入参与客户产品研发,成为产业链创新重要一环。许剑飞说:“品牌方有时想到一个概念,但不知道如何实现,就会来与我们商量,一起讨论解决。” 飞织智慧车间的展板上写满了合作客户名单。许剑飞说,完整的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让客户有很强的黏性。近年来,一些国外品牌订单不断向信泰倾斜,占其纺织类鞋面订单量的六到八成。 科技“底座”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13年,信泰就在业内率先设立成品鞋创新团队。去年,公司又收购了一家瑞典公司,进一步增强了织造设备的研发能力。这些年,信泰将每年营收的4%左右投入研发,研发人员超500人。 “每隔一阵子,我们就会推出新研发的鞋面。海外客户打趣,‘一个星期不来交流,可能就错过新东西’。”许剑飞说。 展望未来,许剑飞认为,以科技创新增强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未来优势还将不断巩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最重要的研发能力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码科技创新,近日召开的晋江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宣布,推出超5亿元扶持大礼包。 一年一度的晋江鞋(体)博会上,科技是关键词之一。晋江贸促会会长孙水滨介绍,此次展会吸引了516家海内外展商以及来自菲律宾、越南、泰国、意大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客商。2607个国际标准展位,创下历届规模之最。 孙水滨说,“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是“晋江经验”的重要内涵之一,短期阵痛改变不了晋江外贸的光明前景。 一件泳衣 多元化布局扩大“朋友圈”,通过“供应链”出口应对冲击 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晋江英林镇,分布着大大小小200多家泳装企业。走进晋江市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将泳衣、健身服、沙滩裤等装箱打包。 晋江英林镇。图源:海峡导报 “已经装了10多个箱子,这还只是一部分。”七彩狐业务副总许永祝已经参加了20多届广交会。 业务好不好,展会对接是晴雨表。许永祝说,过去几年,七彩狐在每届广交会都能增加10%以上的新客户。这次公司申请了14个展台,包括核心区域2个品牌展位,“增加了不少订单。” 信心来自哪里?许永祝娓娓道来:七八年前,企业积极拓展欧洲、南美等地市场,“朋友圈”越来越大。在海外市场日趋饱和的形势下,企业去年交付订单3300万件(套),营收增长12%。 不同市场订单的占比,折射出七彩狐多元化布局的成效:欧洲从30%增长到55%左右,南美则涨到了25%左右。这几年,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东风,订单增速显著。 泳衣订单季节性明显。许永祝说,美国的订单是去年下的,今年4月初已经出完,后续难免受影响,但通过其他市场能补回来。 少了一块市场,成长空间在哪儿?许永祝说起与一名埃及客商相识的故事。2016年,这名客商首次到访七彩狐,本是洽谈面料采购事宜,参观工厂后,惊叹企业完整的产业链,萌生在埃及设厂的想法。之后,从织布、印花等机台,到辅料、布料,七彩狐手把手帮助客商搭建了埃及工厂。像这样的全球合作工厂,也分布在越南、菲律宾和肯尼亚等地。 从原辅料供应、设计再到生产,七彩狐都有涉及,不只是出口成品,还能出口“供应链”。“做泳装,兜兜转转离不开英林镇。企业可以外迁,产业链不易搬走,这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底气。”许永祝说。 进一步巩固泳装供应链实力,去年3月,七彩狐开建新的面料工厂,今年下半年就能建成。 “供应链”出口的不只泳装产业,在鞋服、卫生用品等领域,这种外贸方式也渐成趋势。 拓宽成长空间,七彩狐还扩充品类,提高产品附加值。3年前,企业建设了精品分车间,专门做高档订单,利润是普通订单的好几倍。泳衣之外,还有健身裤、瑜伽服,两年前甚至做起了棉衣。 “反应快、交付品质好,客户信任我们,第一年就交付30万件棉服,去年出货量增长到50万件。”许永祝看好新品类前景。 顺应泳装绿色低碳潮流,从参与标准制定到牵头制定标准,以七彩狐为代表的英林镇企业树立起行业标杆。 行走七彩狐车间,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实现了连续30年增长,有信心保持这种势头。”许永祝说。 一块冻干 打造自有品牌增强知名度,通过跨境电商触达海外用户 水果清洗、切块后,放到速冻机急速冷冻,再进行真空干燥……在晋江三创园福建省有零有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加工后的冻干将销往东南亚。 不同于许多食品外贸企业以承接代工订单为主,2022年底,有零有食拓展东南亚市场,创立外贸品牌——UrSnacks,主打品牌出海。 拿起一块冻干草莓,有零有食总经理陈世伟告诉记者,印度尼西亚不产草莓,冻干在那很受欢迎。企业刚开始在当地拓展市场,今年营收预计达5000万元,利润也很可观。 不到3年,有零有食何以打出品牌?陈世伟细说原委:冻干是蓝海市场,没有主导品牌,有零有食借助TikTok等新兴跨境电商营销,通过与当地网红、主播等合作,把握消费者心理,精准触达客户。“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说起冻干,当地人很容易想到UrSnacks。”陈世伟说。 未来,有零有食将推动火龙果、榴莲等冻干进入欧美市场。陈世伟说,预计今年海外市场占总营收的20%,增长空间很大。 在食品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陈世伟创业历经起伏。谈起关税影响,他说:“眼下营销方式的变革,为国内食品品牌出海提供了机遇。抓住机遇就会发现,全球待开发的市场很广阔。” 品牌出海,跨境电商是渠道之一。这次走访,记者明显感到晋江在发力。今年2月,“晋品出海”指挥部揭牌。同时,晋江市跨境电商数字化服务中心成立,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专业机构为“晋品出海”提供平台、货源、运营、物流等一站式公益服务。截至目前,该中心帮助上百家外贸企业新增跨境电商业态,成功推出4个本土跨境电商品牌。 “从MCN(多频道网络)机构、海外仓到跨境结算,今年以来,各类跨境服务资源加速在晋江汇聚。”晋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刘启源说。 “晋品出海”,线下渠道也在积极推进。孙水滨告诉记者,本届晋江鞋(体)博会上,10多个国家的商协会会长与晋江行业协会深度对接,“抱团”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商讨开拓海外市场。展会还邀请到意大利加达、法国智奥等全球会展头部企业参会,一大批晋江相关行业品牌,将借助这两大海外展览平台走向全球。 一把雨伞 超大规模市场摊薄开发成本,通过新产品拓展市场新空间 晋江东石镇被称为“中国伞都”,全球每4把伞中就有1把“东石造”。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总经理王翔鹏兴致勃勃地介绍:“这里的伞不仅面料、款式、颜色各异,还有许多新功能。” 在放折叠伞的展位,记者看到,有的伞可以自动开合,有的带电灯、指南针,甚至还有电风扇。用上“记忆贴片”材料后,使用久了,伞面依旧光滑平整。 做这么多品类,为何不担心会砸在手里?王翔鹏解释,背靠超大规模市场,企业敢于去做新的尝试,这是难以替代的优势。 他算了一笔账:假如10万元开一套新模具,起订量只有1万把,每把伞要增加10元成本,很难有竞争力。到30万把后,摊下来每把成本只需增加3角钱左右,加价在可接受范围内,消费者也愿意为品质买单。去年优安纳为东南亚客户生产的锁扣伞,一周便卖了30多万把。 做伞30多年,优安纳曾长期专注外贸,近些年尝试“两条腿”走路,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得益于国内外市场规模支撑,企业从早年做贴牌代工到现在做研发、设计,向打造自主品牌延伸。 强化研发设计后,优安纳行业地位不断提升。王翔鹏告诉记者,2016年之前,优安纳从国外买样品,对着样子做。如今,客商来考察,看到优安纳开发啥,他们就要求做啥。欧洲、南美、非洲的80多个国家有优安纳的产品销售。 前不久,西班牙和巴西的客商来优安纳,王翔鹏向他们推荐了3款产品,对方当即表示:“全部要照样生产。”有研发打底,优安纳走差异化竞争路线。“产品品质好,订单开出价格后,对方一般不再还价了。”王翔鹏说。 “池塘大,鱼才大。”王翔鹏说。当地政府牵头,优安纳等东石伞业领头企业组织,2016年起办起了“中国伞都杯”工业设计大赛。通过赛事,越来越多瞄准消费者需求、适应年轻人审美的产品走向市场。这一过程中,东石制伞自动化水平也持续攀升,效率显著提升。 说起外部环境变化影响,王翔鹏的见解是,好产品总会有市场,拥抱变化、积极改变,总能发现新机会,拓展市场新空间。 王翔鹏认为,挖掘年轻一代的需求,企业将持续成长。“我与新一代创业者交流比较多,大家嗅觉敏锐、干劲十足,我们都看好未来。”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