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浴血荣光》评论 ④ | 刘润坤:以典型形象“林裁缝”诠释“人民就是江山”

2025-07-25 11:57:32 作者: 来源: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林裁缝:以典型形象诠释“人民就是江山”

——评革命历史剧《浴血荣光》

刘润坤

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80年,承载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跨越,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值此之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热播,带我们回到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重温那段热血与牺牲交织的峥嵘岁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党和人民血脉相连,生死相依。在剧中,由演员孙维民塑造的林裁缝形象,正是这一论述在革命历史语境中的艺术呈现。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宛如一把钥匙,以小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伟大理念的深刻理解。

一、林裁缝:时代洪流下的“典型形象”

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指那种既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共同本质特征或揭示某种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高度概括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成功塑造典型形象,是衡量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艺术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林裁缝出身贫苦,父母双亡,妻子是地主家的绣娘,地主死后二人开始了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逃亡生活,在动乱年代无人顾及他们的死活。林裁缝身上体现出的“熟悉”之处,正是那个时代广大穷苦百姓的共性。直到遇到中国共产党,他们的生活从此改变。在共产党的资助下,他们开起裁缝铺子,过上了靠手艺吃饭的日子。这个改变里藏着“人民为什么支持革命”的答案:共产党要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他为红军缝补军装,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对红军的认可与支持。也正是这种具有人民性的朴素的情感联结,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支撑着红军在艰苦的斗争中不断前行。

这也是为什么,林裁缝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甚至在全家身处险境时,仍坚定地站在革命一边。林裁缝立场的坚定不是基于远大理想的召唤,也不是基于对时局的分析,而是基于最质朴的相信:跟着红军有盼头。这样的信任,是源于朝夕相处中对红军的观察,是源于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军民鱼水情。这种命运轨迹,构成了林裁缝鲜明的人物弧光,使他成为“陌生”于其他革命题材剧群众形象的独特存在。

二、林裁缝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呼应

林裁缝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着千千万万拥护共产党的穷苦百姓。在剧中,林家夫妻二人和儿子、儿媳,为了党的事业救伤员、递情报、做军服、上战场,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仍然前赴后继。这一家族式的革命参与,不仅展现了个体的觉醒,更折射出闽西人民万众一心投身革命的英雄往事,是对革命时期人民群体精神面貌的高度浓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与人民紧密相连,“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理念贯穿党的发展历程。在《浴血荣光》中,林裁缝及其所代表的人民群体,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林裁缝一家的遭遇与抗争,代表了无数革命时期的普通家庭,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人民与党的“双向奔赴”,深刻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重要论断——党以真心换民心,人民便以生命相托,这正是“江山”与“人民”辩证关系的历史写照。

三、林裁缝形象塑造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从艺术的角度看,林裁缝的形象丰富了革命历史剧的人物谱系。一些革命题材作品,往往更加突出领袖人物和英雄豪杰的塑造,而林裁缝这样的普通百姓形象成为主角,为剧情增添了烟火气和生活质感。他的存在是从普通民众的视角来展现革命,使剧情更具层次感,让观众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革命的艰难与伟大,拉近了历史与观众的距离。

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林裁缝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有助于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好地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通过林裁缝的故事,观众真切地看到了革命不是口号,而是无数像林裁缝这样平凡人的热血付出。这不仅激发了人们对先辈的敬仰之情,也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铭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新时代的建设中凝聚起人民的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简而言之,《浴血荣光》中的林裁缝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典型形象。他以个体和家族的成长与奉献,丰富了革命历史题材的人物谱系,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伟大理论,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历史启示与精神鼓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样的艺术形象更显其时代价值。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