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入股 盘活青山
2025-08-04 09:38: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8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林伯郊 颜志强) 盛夏时节,大田县谢洋乡上珍村里,万亩林地郁郁葱葱。村党支部书记陈春坦隔几天就会上趟山,查看去年新种的387亩杉木、木荷长势,并规划下一次抚育时间。 “村里林地近万亩,已有6000多亩完成新林权证办理。”陈春坦介绍,上珍村创新联动、联处、联营机制,有效化解林权纠纷,重新盘活闲置的林地资源。 处于山地丘陵中的上珍村,坡度变化大、土壤深浅不一,偏远林地的经营成本和难度较高,整体林业经济效益低下。 “过去,因林权重证、漏证、错证等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纠纷频发,严重制约了村庄发展。”陈春坦说,加之村民外出务工,闲置的林地无人管护、成材的树木无法砍伐,“守着青山难致富”的困境让村民渐渐失去了营林造林的信心。 转机出现在2022年。村“两委”牵头组建以村主干、老教师等为成员的林权纠纷调解联动专班,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协商、法律引导有效化解纠纷;同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林业合作社,村民和村集体以林地资源入股,按“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原则量化股权,让村民变股东。 林权纠纷有了解决方法,如何激活林业经济活力,成了村里的新问题。为此,合作社以统一入社条件、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利益分配的模式,提升森林经营效益,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陈春坦介绍,所有户籍在村且有林权的村民均可按“一人一股”加入合作社,股份可在村内转让、赠予、继承。村集体林地一并入股,确保无林地村民在主伐时也能享受集体分红。合作社实行村社分离、民主管理、独立核算,保障公平公正。 “合作社统一经营后,按照当前木材价格,如果将去年新造的387亩林地经营20年后采伐,纯利润预计超200万元,每个村民可分红5000多元。”陈春坦算了一笔账,若出租林地,收益仅有10余万元。规模化经营还使木材亩出材量从3.5立方米跃升至12立方米,亩利润至少增加3500元。 青山给予的,不只有优质木材。清晨薄雾中,村民陈占炳和家人已在茂密的树林中忙个不停。 “我们在寻找麻丝菇,这可是村里的特色产品。每公斤价格能达到60多元,市场上供不应求。”陈占炳笑呵呵地说。日照当空时,他已收获满满一篮,“这是大山送来的宝物”。 村党支部的引导,激发了村民开发青山的热情。养蜂、养鸡、采麻丝菇……一连串林下富民产业不断涌现。“每个蜂箱投资200多元,一年可获益500多元,还不用常在田间劳作,村民养殖意愿很高。”陈春坦说。 生态价值还能转化为真金白银。村里4000多亩生态公益林每年带来补贴7万多元,惠及全体村民。看得见的收益激发了村民的护林热情,促使大家自发制止盗伐行为,乱砍滥伐现象大幅减少。 为破解更新造林的资金瓶颈,陈春坦带头协调25万元贷款注入合作社,并引入专业林业公司,进一步提振了村民营林信心。2024年,上珍村林下经济产值突破300万元,拉动全村总产值跃升至500多万元,村民收入显著增长。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