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网友建议象山隧道取消借道加快改造

2012-08-13 08:30: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诚悦 林诚悦  
分享到:

网友建议象山隧道取消借道加快改造

福州市公安局交巡支队称是否取消借道要进一步研究 规划局市政处透露,隧道改造难度大,已进行多方案设计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13日讯(本网记者 谢添实 实习生 洪其潮 陈丽娇)近日,有网友向东南网反映,福州市象山隧道路段在非上下班高峰期时机动车仍然借道通行,且速度快、鸣喇叭,对过往行人及非机动车造成安全隐患,建议该隧道取消借道。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和市民反映,象山隧道还存在照明情况差、渗水等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快改造,保障市民的交通安全。

二环路是福州城市交通的大动脉,而象山隧道无疑是这条大动脉上的咽喉之一。2007年11月,福州交警部门为缓解交通压力,允许该地段机动车借道行驶。但由于年久失修,隧道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来,渐渐成为二环路上的交通“瓶颈”。今年初,福州市政协委员兰志红提交了《关于福州市区隧道改造的建议》,建议有关部门早日改造象山隧道和金鸡山隧道。目前,福州市金鸡山隧道改造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并计划在年内启动改造。那么,象山隧道的改造进展情况如何呢?对此,记者连日来进行了多方采访。

隐患一箩筐

市民经过提心吊胆

9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西二环象山隧道看到,在象山隧道的山海观一侧,主隧道口上挂着“限速50”的标志,并有“小型机动车辆允许借道通行”的标志牌。而在非机动车道前,警方标志说明“允许小客车摩托车借道通行”,但没有限速标志。

此时并非上下班高峰期,仍有不少机动车从高架桥下来后速度极快,直闯入非机动车道。一位正从隧道经过的陈女士谈道:“我每天都会从这里经过,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的,有时候走着走着后面的车就突然按了一下喇叭,让人神经紧张。”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机动车道拥堵的时候,公交车和其他大型车辆经常会从非机动车道经过,非机动车辆和行人只能紧靠隧道边缘通行,十分危险。

走进象山隧道内,记者清点了两侧辅隧道的照明灯数量,各为34盏,两侧各有6盏和3盏不亮,并且照明灯不亮的位置多在隧道的中部。在有6盏灯不亮的隧道里,记者看到,不少车辆由于亮度不够,都打开了车灯。

一位常常路经此隧道的阿姨告诉记者,每逢下雨天气,隧道内的渗水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积水常常让行人难以行走。

路过市民告诉记者,象山隧道经常发生堵车现象,之前有一次就从武警医院一直堵到了总院。在象山隧道附近,记者还观察到,常常有不少行人和车辆逆向而行。记者问其原因时,对方也有些无奈:“人行天桥和斑马线设计得太远了,我想直接过马路得绕好大一圈,为了图方便只好逆行。”

一位家住总院附近的老阿姨对此也表达了看法,她认为目前道路的设计多以车辆的需要为主,而往往忽略了行人的需求,行人经常需要绕远路通行,所以才会出现一些类似逆行的情况。因此,她建议可以在隧道里修一道宽一米左右的低台,专门供行人通行,那样可能就比较安全了。

是否取消借道需进一步研究

针对象山隧道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机动车借道后横冲直撞的问题,福州市公安局交巡支队副支队长陈平和告诉记者:“2007年设置借道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机动车辆车流量大,非机动车辆车流量小,为了缓和机动车道的压力,因此设置了借道。”对于部分市民要求取消机动车借道的建议,他表示,是否取消借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且象山隧道也将会进一步规划改造。

陈平和说,交警部门一直很重视市民反映借道中出现的问题,也会对逆行、随意横穿马路等行为进行规范和劝导,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对乱鸣喇叭和其他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加强查处,进一步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他也提醒司机朋友,进入隧道时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要以安全为主。

已进行多方案设计

记者从福州市规划局市政处了解到,今年3月份举办的“福州市交通综合整治专家论证会”,重点提到象山隧道的治理改造问题。该处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对于象山隧道的实地研究调查等已经结束,相关部门已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隧道进行多方案设计,再进行论证。

该负责人坦言,象山隧道的改造难度高于金鸡山隧道,其主要难点在于三个方面:首先,隧道周边的空地较少,缺乏建设改造的空间,需要各个方面进行协调;其次,隧道附近有部队驻扎,一旦改造,部队可能需要迁移安置;最后,北面的后县人行天桥也会对改造形成影响,如何连接南北方向也成为难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