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新“24孝”出炉 我们还是孝子吗

2012-08-20 07:38: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分享到:

 

《福建日报》2012年8月20日东南网事版主要文章:

新“24孝”出炉:我们还是孝子吗

斑马线停用 问题一箩筐

甘当“老黄牛” 护航下一代

“大力弘扬福建精神”对联书法大赛评奖结果揭晓

东南微话题:女孩不让座被疯狂人肉 京东零毛利战苏宁国美

新“24孝”出炉:我们还是孝子吗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0日报道 本网记者 倪羽 实习生 魏文亮

“支持单身父母再婚、教会父母上网、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新24孝,我们还是孝子吗?新版标准一发布,瞬间就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关于“孝道”的讨论热潮。

撒花:新“24孝”与时俱进

百善孝为先。记者发现,“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打开父母的心结”等观念,许多网友赞许新“24孝”的出台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网友“李倩玲就是李欠揍”说:“我认为新‘24孝’的出炉是与时俱进,反映了实际需要。孝顺长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愿这种美德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发扬光大。”网友“烟桥柳巷”也认为新“24孝”很符合现代社会,孝顺就是顺着父母的意愿,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顺着我们的意思一样。他说:“我们小时候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花那么多时间在我们身上,我们为何不能多花点时间陪他们呢?”

“蜗牛帮”认为,孝是一生的功课,须天天去做。孝在心中,是一种大爱与跳动的血脉。孝具有传承的互仿性,子孙互传,代代模仿。孝即德行,也是品格。

拍砖:孝无标准,爱在心中

记者在网上《锐评论》第85期的“小浪调查”相关调查问卷看到,投给“全部做到了,是标准二十四孝子”这个选项只有8.6%,投票“只做到部分,继续努力”有76.3%,至于“有些根本做不到”的占了15.1%。另外,微博中一项名为“新24孝大家做到了几条”的投票显示:24条的占12.5%,21-23条的占6.3%。

网友们纷纷吐槽,许多网友认为新“24孝”的24条“标准”想要都做到很难,并表示孝顺没有确切的准则,只要自己心中有孝顺的心,处处就是孝顺的表现。

微博网友“上官飞燕LG”说:“我觉得孝顺重点不在于这24项行为,而是心,有一颗孝心每时每刻的行动都是孝行,都在尽孝。”同样,“与光狂奔”认为遵不遵守也没多大效果,这“24孝”算给我们提个醒罢了。

网友“陈楷高考2013”则认为:“孝不是形式,而是心中对父母爱的行动,只要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别让自己后悔给父母的太少就可以了!父母老了,给他们一个问候,关心他们,让在远方的他们放心,自己努力学习,这些都是孝,孝不是挂在嘴边,而是放在心里的,爱他们,就让他们放心。”

专家:新规过于绝对化需变通

针对新24孝标准引发的讨论,记者也采访了福州金秋老人护理院院长顾志萍,她认为:“新的规定太绝对化了,而且有很多都是泛泛而谈,我想现在在快速发展时代背负巨大工作压力的年轻人很难都做到。”

顾志萍说道,“孝与不孝不是那么几个字就能说得清楚的,当然有一个紧跟时代发展的风向标也是不错的”。她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作为中国人一项基本的道德理念,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绝大多数年轻人。

福建省老年人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李宗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定,“老人也有自己的权利,学会上网、丧偶再婚等都是老人固有的权利,子女不仅不能干涉还要教导老人”。同时,他也表示,每个家庭、老人、子女的状况都不一样。“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李先生认为,新24孝的内容值得提倡,但不能作为评判孝与不孝的标准。

斑马线停用 问题一箩筐

福州一农贸市场前斑马线被封 村民盼恢复人行道

鹤林村第三自然村内的村道上,摊位生意兴隆,但占道现象严重。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0日讯(本网记者 谢添实 实习生 陈丽娇 李莎) 近日,来自福州晋安区鹤林村的一位网友向记者反映,由于溪口农贸市场门口斑马线停用,并加设隔离护栏,4个多月来,市场内的经营、村民的出行购物都受到影响,攀爬护栏、车辆逆行等交通问题更让人担忧不已。因此,村民们希望能够尽快撤走该段的隔离护栏,恢复人行道。

斑马线停用

隔离护栏引发“跨栏”风

16日17时左右,记者来到溪口农贸市场前,一位大姐指着地上还未完全褪色的斑马线告诉记者:“这就是原来人行道的位置,村民本来都经过这条斑马线过来买菜、搭公交车的。”

记者观察发现,在距离溪口农贸市场100余米的金鸡山路口处,还有一处斑马线,村民们如果不翻护栏,就需要从此处绕行。记者看到,不少车辆在该斑马线处掉头,而此处还是金鸡山路的岔口,经常有车辆进出岔口,较为拥堵。记者到达现场时还不是上下班高峰期,但该斑马线处的车流量仍然较大,车速也很快。一位大姐告诉记者,废除市场口的斑马线后,该处斑马线拥堵情况严重很多。

农贸市场对面的商店业主郭大爷提及该地段的交通情况,也是担忧不已,他说:“这个路段的单行道只够容纳两辆轿车,最近很多电摩为了节省路程,直接逆向行驶,硬生生把单向道变成了双向道。”郭大爷还告诉记者,自从废除斑马线后,不少村民不愿意绕行,都选择翻越护栏过马路,使该地段的交通更加混乱。记者在现场蹲守10分钟,先后有6个人惊险“跨栏”,有的是孩子。据了解,附近的孩子多在晋安区第一小学、福州第十中学上学,很多人回家时都直接翻越护栏。附近村民也不想绕行,高峰期时甚至会出现十几个人同时翻杆的情况。

附近村民曾先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侄子还在读书,每次看他放学直接翻护栏过来,我都捏一把汗。大家都希望能尽快撤掉护栏,恢复斑马线。或者可以设置隔离桩,禁止汽车通过,我们只要求人和电动车能通过就好。”

正规市场变冷清

“村道”市场问题多

据曾先生介绍,溪口农贸市场的对面便是鹤林村第三自然村,目前村内本地人口有2000多人,外来人口有4000多人,以前购买商品基本上都是到农贸市场。自从斑马线停用之后,村民们都不喜欢绕远路去农贸市场了,市场内的不少业主也把摊子移到自然村村道里。

记者走进溪口农贸市场,业主王阿姨告诉记者:“原本市场里有50多个摊位,现在剩下的还不到10个。”卖猪肉的林大姐也向记者诉苦:“自从设了隔离护栏后,我家的猪肉销量整整少了三分之二,卖不完的肉坏了只能扔掉,损失惨重。”

在鹤林村第三自然村村口处,记者发现,这里与农贸市场内的情况完全不同,尽管条件简陋,但生意兴隆,村道内都是讨价还价的声音。卖豆腐的周大姐就是从农贸市场里转移过来的,她说:“斑马线被封后,在市场里,一天都卖不完一板豆腐。搬来这边后,虽然环境差些,但生意总算是好转了。”

据村民反映,这条村道原本只有少量摊点,本来村道还能开小车进来,现在电动车都很难经过。一位村民说:“垃圾也越来越多,烂菜叶、鱼内脏什么的经常散发恶臭,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管理一下占道的摊位,或者尽快恢复斑马线,让这些摊位迁回去。”

部门:

是否恢复人行道需科学研究

针对村民们希望恢复人行道的要求,林先生表示,城管部门、村委会都有向相关部门反映过该问题。管理此处卫生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一个月前,我们向上级反映过恢复斑马线的问题,得到的回复是说需要研究。”

恢复该处人行道是否可行呢?福州市公安局交巡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斑马线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无论是停止使用还是恢复使用,都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也得符合交通安全法的要求。如果说短距离内设置太多的人行道,就容易影响车辆的通行率,造成堵车等情况,也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尽快派人勘察该地区各时段的车流量、人流量等因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是否恢复该人行道。

泉州近11万“五老”志愿者去年活跃教育、交通、网吧监管各条战线上,大手牵小手,无私贡献着心血——

甘当“老黄牛” 护航下一代

南安市霞美镇金山村的老同志教小朋友写书法。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0日报道 本网记者 李琰之

在泉州,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以关心下一代为己任,他们的爱像阳光雨露,朴实无华,悄悄滋润大地,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他们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志愿者。

以爱育人 以身立教

在泉州伍堡社区,今年77岁的退休老教师庄秋河就是热心肠的代名词。他帮助社区内的问题少年重获新生;他带着社区的自闭症孤儿去打乒乓球……12年来,他帮助的孩子达300多人。

曾经,10岁的小漫(化名)是社区居民眼中的坏孩子,小漫的母亲在他两岁时就病逝了,父亲天天在外做零工,老奶奶又重病在床,几乎没人管他。而他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每星期要偷两三回,几乎偷遍了班上所有同学,他还溜进学校办公室,将老师的1200多元放进自己的口袋,结果被扭送到派出所,成了人见人躲的“坏孩子”。老庄了解到小漫的情况后,决定要救救这孩子,“不然他一辈子都毁了”。

老庄就去小漫家家访,通过沟通发现,小漫其实挺聪明,心也善,骨子里不算是坏孩子。那么,这坏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原来是因为小漫和同学一起吃饭,欠了同学的钱没法还。老庄马上掏出40元,放在小漫手心,“你赶快去还了,但你必须答应我,从今天起,把那坏习惯改掉”。

怕小漫跟着别人学坏,老庄一有空就去学校门口等小漫放学,并把他“护送”回家,小漫每次都老老实实跟在他身后。有时下大雨了,老庄就提前送伞,天气太热了,就给买一瓶冰水。邻居都笑说:“老庄你又多了一个孙儿了。”

如今,小漫已从中专的动漫设计专业毕业。从小偷小摸、调皮捣蛋,到乖巧懂事、怀揣梦想,与小漫非亲非故的庄秋河花了6年时间,一直相伴他左右,用爱来感化他。用小漫自己的话来说:“是庄爷爷的爱,给了我希望!”

老庄说,如今儿女、子孙都不用他挂心,他就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社会方面。“帮助一个孩子,就等于救活一个家庭。希望孩子们能学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在明媚的阳光里播种未来

泉州南安市霞美镇金山村的农家学堂,是73岁的吴金斗和村里2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商议,利用废弃的旧校舍、旧庙堂于2005年办起来的。“在金山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做生意的很多,剩下的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到了周末和假期,孩子们无所事事,这样的课余生活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我和村里几个退休的老人商量,办起了这个农家学堂。”吴金斗说。

如今农家学堂已有45名老年志愿者,每个周末和假期他们都带着100名留守儿童唱歌、下棋,学习课外知识。学堂后山上的“开心农场”,孩子还学习如何种花种菜。学生们在此既能丰富文化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

12岁的小洋,父母都在香港工作,他在村里跟着80多岁的祖母一块生活。自从有了农家学堂以后,小洋假期再也不去江边摸鱼、村里爬树打架了,他跟着老年志愿者学书法、学电脑。小洋的父亲经常打电话到学堂来了解小洋的情况,今年小洋还成了学校的三好生,他父亲打电话来感谢志愿者。

学堂教室醒目的位置贴着一张横幅,上面写着:“甘当志愿者、甘当老黄牛”。这些“五老”志愿者就像老黄牛,在明媚的阳光里播种祖国的未来。

老骥虽伏枥,仍志在千里

在泉港区,69名无职老党员自发组织了一支交通协管员队伍,为孩子们上学和放学过马路“保驾护航”。他们无论刮风下雨,或是严寒酷暑,都戴上红袖章,“分赴”涂岭中心小学、泉港六中、蒙古族小学等学校门口和路口等处疏导交通,直到最后一个学生过完马路。

在丰泽区,100位退休的“五老”志愿者成立网吧监督员队伍。监督员们把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作为督查重点,主动增加督查次数,不厌其烦地向网吧业主和从业人员宣传政策法规,督促网吧业主守法文明经营,举报黑网吧,耐心劝阻和教育违规上网的未成年人,使他们远离网吧……

2011年,泉州近11万“五老”志愿者帮教转化失足青少年1330人,关爱外来工子女协助解决生活、学习等实际困难8899次,关爱留守儿童“爱心结对”11464対,检查网吧2228间。志愿者的大手牵着孩子的小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了解更多海西志愿者风采,请登录福建文明风网站(wmf.fjsen.com)

东南微话题:

女孩不让座被疯狂人肉 京东零毛利战苏宁国美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0日报道 本网记者 黎晶瑛 整理

重庆上演现实版电影《搜索》——8月15日,有网友在论坛连续发帖称,在公交车上,一名白衣女孩面对抱小孩的妇女却无动于衷,这位网友还贴出女孩的正面照,发动大家进行人肉搜索。不让座就被公布照片,并被网友疯狂搜索,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精彩微言:

Jerry8585:每个人都会有累的时候,她也许不舒服!大家都有买票,坐的人很多,是不是要把这一车坐的都人肉!

蒙礼万:尊重他人的选择,她选择了不让座,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只不过是她道德上的缺陷而已!如果因为这就对她进行“人肉搜索”,那我们跟她的行为又有什么区别呢?

桐掌柜:难道只有白衣女孩应该让出座位吗?这个已经不是让不让座的问题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好像这个才是问题的根源吧!

8月14日上午,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高调宣布,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并称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苏宁易购随后回击:苏宁易购所有产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同时,国美也宣称,网上商城全线商品价格将比京东低5%。8月15日上午9时,京东苏宁国美网上价格战正式开打。电商价格大战是联手炒作还是疯狂竞争?

精彩微言:

陶时尚:京东苏宁大打价格战,消费者是否能得到实惠,这还是个未知数,老话说的好,卖家永远比买的精。

阿胜:感觉就是在炒作,作为一代出色的商人,做出了零利润的事情,而且还得倒贴。是因为钱挣够了,还是另有原因?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是真的如你所说实惠,还是薄利多销!

顾瑶瑶Yuri:被愚弄的永远是不知实质的普通老百姓,其实他们几家电商都是赢家,其他不谈,广告费都省了不少。真正被打击的是只开实体店的传统商家。

欢迎网友上福建微博(t.fj01.cn)侃侃自己关注的话题,并与网友分享最新信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