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监督纵横 > 正文

武平县人大:让老年人生活更好

www.fjsen.com 2013-11-06 15:45  蓝寿松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老年人权益保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最美不过夕阳红”,然而许多老年人却面临“晚年何处安放”的困惑,而作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部法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落实情况更是时刻牵动人心。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当地贯彻实施,保障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9月上旬正式启动了执法检查。10月底,武平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交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我县现有人口37.5032万人,其中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5.2262万人,占总人口的13.94%,高出老龄化标准3.94个百分点,80至90岁的老年人7271人,90至99周岁的老年人894人,百岁以上的老人23人,我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从检查一线带回来的情况。

见微知著。这组数字不仅直观显示了武平县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县级成立县老龄工作委员会,下设老龄委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公场地和工作经费。17个乡镇均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214个村和5个居委会均有老龄工作领导小组,全县成立老协组织219个、会员数占全县老年人的80%以上。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按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每人2元核定老龄事业经费,近三年,县财政安排老龄经费约33.8万元。有计划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投入资金108万元用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覆盖率100%,且每个服务站投入3000元运转经费;安排资金304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已建97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

“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落实,促进政府投入,调动了社会对老年人养老事业的关注和资助,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益。”参加此次调研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练交泰在调研座谈会上说,在执查中切实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对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实施的高度重视,而且成效明显,涌现出了“全国敬老模范村”城镇南通村、“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平川镇刘玉英、“全市敬老文明号”义工俱乐部和宏源公交公司等一大批孝亲敬老先进典型。

县政府认真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政策,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全县5.8787万人按月领取社保养老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老人3744人、城镇职工医保的老人6871人、参加新农合的老人巩固在98%以上,城镇245名困难老人、农村2227名困难老人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1306名孤寡老人纳入了“五保”范围。全县有公办福利院17所、民办老年公寓1所,在建养老机构2家,对90岁发寿星补贴。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创办231所老年学校,县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兴建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的老年大学综合楼,为老年人提供学习音乐、书画等知识的场所,安排55余万元用于老年人开展文化体育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自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六个老有”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老龄工作成效明显。”9月15日上午,在桃溪镇鲁溪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县老龄办副主任兰裕元向执法组介绍说。

在谈到贯彻落实中遇到的问题时,这位常务副主任表示:“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尚需加强,老年设施建设滞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养老福利机构规模于要求还有差距,老龄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存在资金困难,工作难开展;综合性服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村老年人协会有近60%无活动场所,城市社区老年活动场所条件简陋,功能不配套,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优待老人规定尚未全面落实,有些老年人依法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不赡养老人、阻扰老人再婚、侵占老人财产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对此,检查报告还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进一步重视老年事业的发展,研究新形势下的老龄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建立正常的老年事业经费投入机制,建议根据老年人口增长比例,逐步提高老龄事业工作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逐年增加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足额安排老年活动经费和教育经费。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多渠道帮助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加大特困老年人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大力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建立家庭病床,增加康复设备及服务项目,坚持每年开展一次的老年人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确保老年人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加大申报力度,积极筹划“中国长寿之乡”,该县已基本符合中国长寿之乡指标,深刻认识打造“中国长之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加快筹备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及时制定出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年工作政策和措施。

  • 责任编辑:张海燕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