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发布
2013-12-03 07:28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
分享到:
|
十、提高依法治省水平,建设法治福建 37.健全依法行政体制机制。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争取有条件的城市成为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38.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减少执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改善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9.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市、县(区)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健全公正的司法程序规则,加强司法制度建设,保证社会冲突和纠纷解决的公平性、统一性、确定性。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建立更为完善的司法人员职业规范,确保司法公正。探索建立对违反法定程序干预司法办案的登记备案报告制度。 40.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 41.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落实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深化监狱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保障全面、运转顺畅的司法救助制度体系。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完善涉法涉诉救助资金制度。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 |
相关阅读:
- [ 12-01]评论:用深化改革增强道路安全管理“正能量”
- [ 11-30]刘云山:全面准确严谨生动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 11-30]李克强提出深化上合组织务实合作六点倡议
- [ 11-29]习近平山东调研:稳步推进改革 不要盲目抢跑
- [ 11-28]习近平: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 [ 11-28]专家:“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 [ 11-26]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 [ 11-23]凝聚起奋进的力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