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动车未开,商潮已来 厦深铁路吸引粤商入闽投资

2013-12-23 08:45: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即将正式开通的厦深铁路,进一步刺激了福建与珠三角的经贸合作,吸引了更多粤商入闽投资,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动车未开,商潮已来

东南网12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郑长辉 通讯员 王一雄 沈乾生)

招商工作的际遇变迁

18日,诏安县白洋乡政府办公楼,陈琼辉与乡政府工作人员就一家广东企业的落户细节深入沟通。

陈琼辉来自汕头,现是漳州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该公司年初刚成立,职能便是运作企业落户毗邻高铁车站的园区,并提供配套服务。

“潮汕的土地资源已比较紧张,有产业转移的需求。厦深高铁使诏安到汕头、厦门的时间都缩短到一小时以内,诏安围绕高铁车站适时规划的几个经济园区,对潮汕客商来说很具诱惑力。”陈琼辉说。

事实印证了陈琼辉的预判。

如今,诏安5公里连站大道沿线的站前片区早就成为广东客商眼中的香饽饽——21家企业签约落户(其中20家来自潮汕),投资额近36亿元,项目涉及塑料制品、婴童用品、电子产品、食品加工等产业。

化工龙头广东拉芳集团就是看中高铁机遇的企业之一。这家企业已确定投资15亿元,将首个省外基地设在诏安,基地包括洗发、护发、护肤、化妆品等精细日用化工生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年创税收1.2亿元。

对厦深铁路带来的变化,白洋乡政府一名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印象深刻。2007年,为引进广东中山的一个项目,他坐班车多次往返闽粤,但最终客商还是放弃了投资,其中一个理由便是交通不便。时过境迁,白洋乡这一闽粤交界处的重镇,如今早已是粤商抢滩之地,“想落户就得排队,还得由我们‘挑三拣四’”。

而早在今年9月召开的泛珠大会上,闽粤两省高层进行了会晤并签署纪要,双方就启动闽粤经济合作区达成一致意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闽粤合作区的主体就是诏安县和广东潮州市饶平县,一期将启动10平方公里起步区,建立产业合作园区,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总体规划。

诏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展发告诉记者,以闽粤经济合作区为载体,以厦深高铁通车为拉动,诏安和广东地区经济合作的空间将更广阔。“对我们来说,在对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主动选择一些能延长现有产业链条的项目,拒绝破坏生态环境以及质量和效益都不高的项目,这是后发优势的体现。”

近日,位于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马山村的彩龙光电物流城在紧张施工。该物流城距高铁云霄车站不到一公里,今后将打造成以光电产品营销为核心的区域性城市综合体。本报记者林侃郑长辉通讯员 王一雄摄

产业困局的破题希望

毗邻诏安的云霄县,高铁效应也正在发酵。

在该县云陵工业开发区马山村,距离高铁云霄站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彩龙光电物流城正在紧张施工。项目负责人吴文弟介绍,目前一期66栋建筑已全开工,其中半数已封顶。比起工程进度,招商情况更让人乐观,“进场商家已有近500家,约六成来自粤、港等地”。

吴文弟和他的团队亦来自广东,在他看来,在这里建设这样一个以光电产业为核心的商业地产项目,定位“既要符合本地产业特性,又要高于本地原有的商业状态”。

云霄的光电产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由于远离中心大城市,展示和商务平台还较薄弱。高铁开通,将打破原有瓶颈。“一期我们主打‘光电城’,把它作为整个光电产业的商务服务业配套,以产品展示和交易为核心。我们打算将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基地整合,打造区域最大的光电交易平台,最大程度辐射长三角、珠三角高铁沿线。”吴文弟介绍,“二期我们还将建大型商场、酒店、物流仓库等设施,打造区域性城市综合体。”

云霄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厦深铁路的开通让云霄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借此契机,云霄正致力于打造中国的“光电之都”,相关工业区自设立以来,已引进投资企业超过200家,百亿产业链正在形成。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引进企业有2/3来自广东。如,户外广告屏制造巨头深圳盈辉光电,就已落户于此。

云霄县光电行业协会副会长郭玲表示,高铁通车可进一步带动人流,“由于时间缩短,福州、厦门乃至珠三角地区技术人员每周往返成为可能,困扰云霄光电产业的人才问题有望解决”。

另外,云霄光电企业常要到广东的中山、深圳等地采购,郭玲认为,未来高速铁路网的货运功能将让物流更顺畅,项目配套设施的引进将更加快捷。

福建广东的产业融合

自2002年提出“工业立市”后,漳州工业取得较快发展。但是,漳浦、云霄、诏安、东山等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薄弱,总产值仅占全市的20%。铁路不通、交通不畅是一大瓶颈——往北距长三角、往南距珠三角核心区都有一定距离,而与其接壤的粤东地区属广东相对不发达地区,产业偏低端。

“厦深铁路的开通,打破了距离界限,将使这些地区的临港工业发挥其固有优势,吸引长三角尤其是珠三角上下游产业聚集。另外,也让沿线的产业园区的成本和土地资源优势凸显,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机遇。”漳州市经贸委有关人士表示。

其实,不仅是漳州,我省其他地区与广东的产业融合也将被高铁激活。专家认为,厦深铁路将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和海西连起来;在特区发展的层面,一条铁路又连接起厦门、深圳、汕头等三个特区。这给我省不少地区带来诸多机遇。

“交通方式的改变拉近了泉州与深圳、香港的距离,使三地的商贸往来更便捷。”深圳市永春商会副秘书长姚希凯表示,泉州本地的资源特产如永春芦柑、安溪铁观音、德化陶瓷等,未来都将更容易进入深港;而深圳的金融资源和技术资源,也将通过商会等组织的牵线搭桥加速进入泉州。

厦门的商贸服务业也嗅到商机。“中闽百货直接连接着厦门火车站,几趟动车线路陆续开通后带来的滚滚人流,首先受益的就是厦门商贸业,中闽百货这几年营业额每年都在大幅增长。”该百货负责人透露。

而当地商贸业界也认为,厦深铁路让厦门手中除了“台湾牌”,又多了张“港澳牌”。建发汽车投资的第二家进口大众汽车门店,设在汕头,正是看好汕头与香港构成的“两小时时空圈”。

厦门物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惠军表示,从大经贸、大物流的角度看,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将跟随厦深铁路先行切入。“福厦铁路开通后,厦门物流业向闽北拓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这个角度看,厦深铁路能让厦门更好地对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

专家观点

“东南凹线”有望变成“东南隆起”

——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四海

东南网12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近日,记者就厦深铁路采访了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四海。

他认为,厦深铁路的开通,让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资源快速流动,城市间人流、物流效率与质量均大幅度提高,城市之间的纽带关系将会加强,这将促进区域经济协作。

在他看来,厦深铁路的通车对福建发展意义重大。受制于对外交通的障碍,我省发展长期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因此被称为“东南凹线”。此前,我省和长三角的高速交通连接线已连通;厦深铁路通车,将使福建与两个三角洲之间的要素配置连贯起来。“更重要的是,这一通道还为未来福建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个自贸区成为可能,从这一层面来说,‘东南凹线’有望变成‘东南隆起’。”朱四海说。

朱四海认为,随着这一快速通道的连通,人员往来的便利,将使原本不具成本优势的非区域性合作变为区域性合作。海西城市群和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实现了有效融合,还能积聚人才,推动相关产业。与此同时,福建的环境、治安等比较优势也能得以凸显,给发展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机遇。

专家聚厦研讨区域整合

东南网12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在平)21日,由搜狐网、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以及海西并购俱乐部联合主办的“厦深高铁东部沿海黄金走廊”区域整合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美国纽约交通与战略规划、智慧城市咨询顾问焦国安等专家学者,围绕厦深高铁开通将带来的影响和意义,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并与厦门多名房地产业内人士进行精彩对话。

焦国安通过多个国外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等两大经济区的发展提出意见。他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生产力发展等要紧密结合,才能让城市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他还认为,未来区域发展是趋势,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采访手记

谨防高铁的“马太效应”

记者 林侃

高铁拉近时空距离,沿线一些县市有机会借此摆脱边缘化地位,更好地接受珠三角核心区和海西中心城市辐射。

但,高铁也势必带来一些冲击。采访中,我省一名地方官员就坦言,厦深铁路的开通,将给当地传统产业带来冲击。如目前仍以粗加工为主,还处于产业低端阶段的传统的水产加工业、农副产品工业,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中,必将面临产业升级和重组。同时,随着南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同行业间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

此外,还应注意到,高铁把沿线城市都拉入“同城经济圈”,我省一些地区拥有的发展机遇和优势并非独有,各地在同一起跑线上抢抓高铁机遇、竞争谋发展的势头非常明显,产业转移蛋糕面临分割摊薄和截流的问题。

专家表示,如果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综合交通衔接不配套,景区基础设施不先进,现代服务业体系不健全,将会影响发展环境等软实力的提升,从而削弱厦深高铁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高铁在加速生产要素流动之时,促使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向经济高地聚集,而经济发展的漏斗区将面临人才、企业等流失的窘境。如何应对“马太效应”,避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是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必须正视的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