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滚动网报> 产经财经 > 正文

福建设施梨业“科技保姆”开辟农民增收新视界

2014-01-14 22: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晓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吴燕敏 通讯员 黄献光)“树棚架栽培,每亩梨园增产一倍,优质果率提高80%,每斤多卖1~2毛钱,当年收回投资,第二年赚钱。2013年投资140万元,建200亩棚架和水肥一体化设施,打造全省高标准、高效益的早熟优质梨示范基地。”闽北深山的建瓯市玉山镇青年农民刘兆辉信心满满。

无独有偶,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枧头村绿缘果业的傅兴安,不断把增收的钱投向设施梨业,2010至2012年投资420多万元,建设500亩棚架和水肥一体化设施,2013年底还投资180万元建避雨栽培大棚。

寒冬时节,建瓯、建宁、明溪、清流等县梨农并未闲着,他们从傅兴安、刘兆辉的果园看到希望,纷纷防效,正在自家梨园,按照专家指导,示范棚架梨的冬季修剪等新技术。

为何专业农民如此热衷发展现代设施梨业?

“用工荒”倒逼现代设施进梨园

“现在雇佣农工每天120元还很难找,比10年前贵3倍。农忙雇不到工,果园抛荒,误了季节,我投资的500亩梨园将血本无归。2010年黄新教授示范的50亩棚架栽培、省力增效技术,解决了用工荒。”刘兆辉说。

傅兴安介绍,2003年雇农工每天16元,现涨到110-120元,采果期要160~200元。雇农工难倒逼我们采用现代设施栽培

专家介绍,我国农业正发生重大变化,人工劳动成本已占农业生产总成本的50%,倒逼农业加快转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种田效率的设施装备与配套技术,倍受农民欢迎。

专家预测,2017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即将结束。推动劳动替代与资源节约、设施农业与生物种业、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综合科技进步,成为破解“谁来种田”世纪难题的新路径。

2014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把实施五年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重点转向全省设施农业的科技服务。

“田野讲坛”促现代科技生根发芽

2013年,福建种梨的各县农民,纷纷到傅兴安、刘兆辉果园参观,现场算起人力帐、效率帐和收益帐。

这项颠覆传统的现代技术,未被农民掌握应用,还是无法实现增收致富。于是,面向田间地头的农技讲坛应运而生。

2010年起福建实施全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每月10日向全省1.5万个村直播2个小时,黄新忠等一大批专家,用乡土语言授课,还到田间现场讲解操作要领,累计培训398万农民。

“棚架栽培冬季修剪的关键,是保证结果母枝平铺在架面上,叶片受光均匀,每隔20公分留一个果,控制产量,保证果形大小和甜度一致,提高优质果商品率,还方便梨树授粉、喷药、采果…。”在梨园,福建省农科院果树专家黄新忠研究员向参训农民讲解。

连日来,黄新忠科研团队,晚上播放修剪图片,给农民讲解科学道理,白天进果园,现场示范修剪两行作样板,点评农民掌握情况,手把手指导改进。

“田野讲坛” 现场解惑与科技示范、邻里传播相结合,促使现代设施技术进梨园,引领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逐渐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

“梨明星”带领粉丝共圆致富梦

5年来,国家梨产业体系福州试验站长黄新忠,把全省34万亩梨业生产难题,作为攻关课题,结合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指导傅兴安、刘兆辉等一批“梨明星”,带领十里八乡农民发梨财,推广设施栽培等25项新技术,在闽西北5个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500亩,五年累计增产5500吨,增收1200万元。

2010年3月上旬,福建梨树遭百年一遇冻灾,黄新忠团队到受灾现场巡回指导,推广梨“代子花”灾后补助技术,为农民挽回损失3500万元。

专家介绍,2010年我国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全国设施园艺(含设施果业)5250万亩,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90%发展水平,设施农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此,福建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先进技术提升拓展农业,出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意见,把设施农业作为的突破点来抓,计划每年安排3.5亿元专项重点扶持,促进拥有100万亩设施农业的福建省,以每年新增16万亩速度加快发展。

强农惠农政策与科技“保姆”下乡,让千家万户农民,对发展设施农业,实现科学种田的致富梦想,充满了期待。“避雨大棚,能有效防冻、防风,减少病虫害,节省人工和农药,提高食品安全,锦绣黄桃成了永辉超市唯一货源,广东家乐福只出售我的‘建绿’牌黄花梨。”傅兴安说。

溪口镇杨林村陈守华是傅兴安铁杆“粉丝”,到傅兴安果场做嫁接工,掌握了棚架栽培的高接换种技术,运用到自家1000多株梨树,第二年增收1万多元。

“付兴安是科技二传手,县里最新的梨业科技,都是先示范。”县农业局果树站张长河说,目前全县普遍推广的果业新技术已经达到13项,覆盖10万亩,由付兴安的绿源果业直接带动超过3万亩。

如今,建宁县早熟梨年产量8万吨,产值近2亿元,农民从黄花梨产业中人均收入达1000多元。

刘兆辉计划今年安装梨园监控视频,与水肥一体化终端机一起,通过物联网,接到200公里外福州北郊全省设施农业总控中心,随时接受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