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福建首家海洋渔业专业银行推“渔货通”等金融创新服务

2014-02-18 09: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大多数商业银行出于对风险的考虑,贷款额度难以满足渔业生产的需求。为此,我省首家海洋渔业专业银行推出“渔货通”、季节性贷款产品等金融创新服务

专业银行 深耕海洋

东南网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 通讯员 林冰)“专业银行的‘渔货通’贷款,让我们在水产冷链储运领域有了更大的开拓力度。”17日,连江县晨洛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华坚对记者说。“渔货通”是我省首家海洋渔业专业银行开发的特色金融产品,使原来不能作为质押的渔货有了变现的可能。

原来只做鲍鱼、海参罐头加工的晨洛公司,去年建成规模达7000吨的冷库,进入水产冷链储运领域。通过“渔货通”,公司利用储存在福州马尾名成水产品市场的鲍鱼、海参,向银行贷款200万元。

“有了钱,我们就可更大规模地收储水产品。”肖华坚说,“发展冷链储运,在扩大公司经营范围的同时,还可调节水产品上市时间,避免集中上市对价格造成的不利影响。”

海洋渔业是连江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渔民、渔企普遍缺少足值有效的抵押物,大多数商业银行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对渔业贷款望而却步,即使放贷,贷款发放控制也比较严格。

在此背景下,民生银行连江支行于2012年海峡渔博会上宣告成立,这也是我省首家海洋渔业专业银行。为突出专业特色,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当地海洋渔业产业,该行根据海洋产业链,设置了养殖捕捞、加工、冷链物流等部门。同时,其产品设计、人员配置也都按渔业产业规律进行。

除了“渔货通”,联保贷款、互助资金模式等金融创新服务也备受欢迎。

连江县黄岐镇后仑村村民肖忠章,养了15年鲍鱼。去年,通过联保贷款,他在民生银行连江支行贷款40万元,扛住了鲍鱼养殖供过于求、要素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联保贷款,指企业或个人以互相保证的方式进行无限责任联保贷款。去年,后仑村50多户养殖户通过该模式获得约3000万元贷款。

而互助资金模式,即50家以上企业共同成立一支基金,通过基金反过来为企业进行有限责任贷款。去年底,在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连江县海带加工协会的组织下,多家海带企业以互助资金合作模式与该行签署贷款协议,首期无抵押担保贷款资金3000万元,整体协议共授信1亿元。

此外,渔业生产具有季节性。“我们按不同的养殖业务,设计季节性贷款产品,推出花蛤贷、蛏贷等小额信用贷款。”该行行长吴志勇说。

目前,连江海洋渔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金融需求渗透到养殖捕捞、水产加工、冷链物流等各个环节。采访中,不少渔业企业认为,相对而言,传统的养殖捕捞业对资金需求量较少,而加工、冷链物流则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希望海洋渔业专业银行立足专业,深化对产业链开发的扶持。

采访手记

“专业”的含金量

全省首个海洋渔业专业银行的探路,值得关注。目前,银企共赢的局面已初步形成。而开启共赢局面的金钥匙,就是“专业”二字。

该行行长吴志勇告诉记者,如果一户获得小额信用贷款的海带养殖户要续贷,只要他保证继续养殖海带就行。“尽管他的贷款没任何抵押物,但只要继续从事该行业,我们就不会收回钱,这就是信用贷款。”

渔民们说,这在海洋渔业专业银行成立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吴志勇的信心,正是来自于他们的专业。

从成立的第一天起,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前往渔村、养殖场、加工厂、冻库等,全面调研,摸清连江海洋渔业的情况。哪家哪户养殖什么,资金规模多大,相应业务的负责人员都一清二楚。大量翔实的微观数据被汇总到银行,流入不同部门综合分析。在分析阶段,银行按海洋产业链设置的养殖捕捞、加工、冷链物流等多个部门,保障数据得到全面、纵深、准确的归纳。同时,专业的产品设计、人员配置也保证他们对当地渔业情况深入掌握。

专业银行对当地海洋渔业提供的金融服务,都是以专业性为保障。因为从企业的市场行为角度来分析,银行作为市场主体,必将理性权衡风险与收益,继而开展金融服务。而权衡风险与收益,需要专业化的行业调研、数据分析、产品设计。

专业,使银行得以贯通海洋渔业全产业,使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流动,为企业和银行带来巨大收益。

这,就是“专业”的含金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