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光泽县:好山水好赚钱才好留住人

2014-04-09 09:1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怎样避免“村子漂亮了,人却走光了”的尴尬?光泽县止马镇杉关村通过对接龙头企业、培育新经营体、重振冷落项目等举措,吸引村民重新回归乡村,共建美好家园——

好山水好赚钱才好留住人

在何国华的茶山上,村里的妇女们正在采摘茶叶,她们每天能赚80一90元。

投资3000余万元的杉关村农民生态公园正在建设中。

东南网4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 邱盛林 林秀芳 文/图)

止马镇杉关村村民李水木已在厦门打工5年,今年带着妻子回家了。4月5日,笔者在村里见到了李水木。他说:“几年时间,杉关村变美了,基础设施好了,特别是村里有好几个赚钱的产业。搞绿化苗木的,有合作社;养羊的,有食品加工厂。家门口好挣钱,何必背井离乡?”

“这几年,返回村里的劳动力逐年增多。”杉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森友说,“杉关村有700多个劳力,原来近一半在外省外县打工,如今只剩百余人,其余的都陆续回村发展了。留住了人气,建设新农村才有意义。”

对接龙头企业

村民肖世林两儿子一个在合肥开理发店,一个在宁波当厨师,夫妻俩种10亩承包田实在是不合算,想外出赚钱,年迈的父亲又没人照顾。好在村里从县烟草公司要来种烟项目,他租了村民15亩田,加上自己10亩,共种了25亩的烟稻轮作,连续几年纯收入都在7万多元。他说:“现在我家的房子盖起来了,就等着给儿子办婚事、当爷爷了!”

杉关村在光泽县小有名气。福建最早的一条出省公路贯穿全村,村中有号称闽西第一关的杉关古关隘,有龙樟生态园、宰相井和张王庙、坳枝峰寺等人文景观,还有2000亩野猪放养林。全村8个村民小组,原有生态、资源条件较好,特别是村民利用与江西一山之隔的地利,初步形成了苗木、茶叶、药材等产业基础,于是杉关村被列为南平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之一。

但这里人不满足于“有肉吃、有酒喝”,外出打工赚钱的人多,很多人成了“城里留不住,乡村不想回”群体。

“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解决没走的留得住,已走的能回来,让全村人住美丽乡村,过幸福生活。”止马镇党委书记王逸波说,“村里有赚钱的产业,就能留住人,招回人。”于是,先后引进了圣农和烟草两家龙头企业,在村里建了4个肉鸡厂,种600亩烟稻轮作项目,为村民在家门口增收创造了条件。

易香凤的儿子、女儿都在厦门打工,本来她也想去跟他们团聚,但圣农落地后,她进了圣农,每月4000多元工资不说,还可以照料家里,把自家的两层小楼打理得干干净净。

培育新经营体

见到黄万根时,他正在给田里苗畦盖黄土。“苗木种子必须马上种下土,否则就误时了。”黄万根说,“下了几天雨,心里着急。”黄万根是村里育苗的元老之一,也是“杉关村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这个专业合作社实行“信息共享,统一服务,统一销售”,有股东7人,社员59户,今年育造林苗和绿化苗200多亩。“去年光苗木一块就赚了6万多元,其他股东、社员也都在6万元左右。”黄万根说,“原来育苗是一年高兴,一年愁,这几年是一年更比一年好。这得感谢村里为我们指了路。”

育树苗和种药材是杉关人的传统项目,但以往村民各干各的,行情靠运气,技术凭经验,品种老一套。“这些项目效益不佳,村民只好远走他乡。”村主任何忠有说,“建美丽乡村,村民是主体,要村民当主人,就得让留在家的村民有钱赚,让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能赚钱。”于是,村里从政策宣传、资金扶持等方面入手,把从事育苗、药材等项目的村民组织起来,先后成立了“杉关村苗木专业合作社”和“光泓药材专业合作社”等新经营主体。

握指成拳力量大。专业合作社按章程办事,各类信息互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价格,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传统项目便爆发出产业的优势。“就说育苗吧,以前好卖就互相抬价,不好卖就互相压价,坏了名声又伤了自己。”黄万根说,“现在人多点子多,既有造林的杉、松木苗,又育绿化苗木。绿化苗木卖得俏就卖,价不好就留,市场回旋余地大。加上有人专门外出搞预订,市场跟紧了,收入自然也就高了。”

谈起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光泓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高立全更是感同身受。做了20多年的白术种植、贩卖,以前单打独斗,总觉得势单力薄。价好、量大时,拿不出货,价低、疲销时,顶不住。所以,整个杉关村的药材业一直做不大。合作社成立后,7个大户入股,带动了6个组100多户入社,面积增加到600多亩,其中一半以上是多年在外打工回村的村民。

“人回村发展了,建美丽乡村就多了主体力量。”高立全说。

重振冷落项目

村民何国华和茶叶打了30年交道,近两年才尝到了甜头。不仅连续几年茶叶收入都在20万元,盖了两层的洋楼,去年还为儿子办了婚事。何国华说:“从十几岁在耕山队种茶,到承包村里的茶场,都是替别人做嫁衣裳,虽然茶叶卖了,可扣除了成本所剩无几。这几年,我能多赚些钱,说到底还是借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

何国华所说的“东风”,就是杉关村一边建美丽乡村,一边培植升级原来被遗弃的增收项目的举措。

为了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村,杉关村除了引进龙头企业拉动,培育新经营主体带动土地增值、产业升级和村民增收外,还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为产品注册商标,注入资金鼓励等措施,让冷落数年的茶叶种植加工、油茶林管护及养殖业等项目,成为村民提高收入的新增长点。

村集体茶山原来基本上处于抛荒状态,村里注入资金,将有茶山林权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龙樟生态云雾茶”。这样一来,经营茶山的农民从1户增加到20多户,面积也从50亩扩大到320亩,茶叶价格也翻了几番。

针对1000多亩失管的油茶林,杉关村将52户村民组成专业合作社,由村里统一向上争取改造资金,目前已完成低改500多亩。“家里有‘钱途’,就能吸引大家回来共建美丽村庄,共享美好生活。”村民元贤发说。

采访手记>>>

人气旺才是硬道理

只有生产发展了,生活宽裕了,美丽的乡村才不会徒有漂亮的外表,才不会出现“空壳的村”状况。人气旺,才是美丽乡村的题中之义。

然而,眼下不少乡村却出现“先劳力外出打工,后举家搬迁”趋势。

从杉关村的实践看,乡村美只能养眼,好赚钱才能养人、留人、吸引人。

美丽乡村,人气旺才是硬道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