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驻村干部“变形记” 发挥领头人作用
2014-04-11 17:2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
分享到:
|
新华网福州4月11日电(记者 许雪毅 逯寒青)交警中队长躲在没人知道的山路上换轮胎,纪检监察员被村支书偷偷告一状,“80后”科员变成“包打听”…… 2004年起,福建先后选派1.4万名党员干部到9000多个建制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记者深入漳州多个乡村,了解到许多有趣的故事。 问诊记 “我上百度搜索,怎么都找不到双坑村。”漳州市委组织部科员许建毅说,网络时代的“漏网之地”,这得多偏僻! 平和县双坑村,距离乡镇27公里。村老书记说,这里山路岂止十八弯,路面窄得两车无法交汇,导致蜜柚一斤两毛钱都没人运,只好烂在地里。 “驻村扶贫资金做酵母,群众再筹些钱,咱们用3年时间把修路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许建毅走访村民后“拍板”。 “这样的穷村也敢修路?最后可不要跑路!”得知修路要几百万元,有村民嘀咕。 和许建毅一样,很多驻村干部面对的是“老大难”村庄:行路难、发展难、致富难。 而漳州市公务员局“80后”科员林贵达碰到的是另一种难题。到漳浦县旧镇林美村“走马上任”第一天,他一眼就看到村部生锈得打不开的锁:村里经济不错,但书记和村主任闹矛盾,两委班子几乎瘫痪。 具体症结何在? 开始“问诊”,少不了俯下身子、迈开步子。2000多人的双坑村,许建毅一家一户走访,什么话都聊,什么茶都喝,黑乎乎的椅子看也不看就坐下去,这才问出了门道。“村民说,修路资金缺口这么大,咱这柚子量多,每斤出几分钱,拼盘就很大。” “问诊”,少不了磨嘴皮子、掏心窝子。换届时,林贵达把村里约70户党员都走访到位,制定了周密计划。征地时,林贵达倾听老人顾虑:家里五六亩地种青枣,一年收入1万多元,失地后养老咋办?林贵达为老人当起了“理财师”:10多万征地款不要分给儿女,大部分本金存银行,以后每月有几百元收账,一番话说得老人连连点头…… |
相关阅读:
- [ 02-08]福建万名驻村干部剪影:获“狗不叫”干部亲切绰号
- [ 05-01]福州推动驻村干部全覆盖:从“边穷难”到“通富美”
- [ 01-31]省派三明驻村干部创新工作模式见成效
- [ 01-29]第三批省派三明驻村干部已筹措资金2.26亿元
- [ 01-16]电影《使命》进基层座谈会召开 福建驻村干部学习李彬精神
- [ 12-03]省委宣传部驻村干部与音山村民共学十八大
- [ 07-31]驻村干部在平潭巧破农村社会管理“难”
- [ 07-16]福州8年4批近3000名干部驻村 引资入村转变观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