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驻村干部“变形记” 发挥领头人作用
2014-04-11 17:2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
分享到:
|
变形记 秀峰乡坝头村离平和县82公里。3年来,陈克州“私车公用”跑了11万公里,轮胎破了11个。这位闽西汉子有时也嘟囔:我一个交警中队长,躲在没人知道的山路上换轮胎! 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挺直的腰杆要“弯下去”。驻村干部的一大任务是跑资金、跑项目。有些部门陈克州跑了三四十次,人家一看到他就说,哎呀,你又来了! “以前我是福建省公安厅交警,制服穿了快20年,基本不求人,驻村后整天点头哈腰,脸皮越来越厚。不过想到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路正等着修,我又大胆找领导去了。”陈克州笑着说。 干部驻村一般一批次三年。和陈克州同岁的潘建忠发现自己也不知不觉“变形”。他从派出所片儿警、纪检监察员“一门通”,变成征地拆迁、村容整治、开发茶园都懂的“多面手”。 另一方面,潘建忠觉得自己脾气也变了。刚开始到华安县新圩镇绵治村,村部征地拆迁、垃圾池填埋,他和村民急:好容易有了资金,想给大家办点好事,怎么你们还不支持?村两委开会,他和干部急:手头同时几个项目在忙,怎么你们还松松散散? 村支书邹如章偷偷跑去镇里“告状”:怎么这个书记脾气这么急躁,讲话这么冲?后来看到村庄变化,他说,“没有潘建忠这么拼命,绵治村不可能变化这么大!” 而潘建忠感觉自己三年驻村“性格好了很多”。“放下身段,心态要好,这样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生于1974年的黄勇长是漳州市教育局派驻华安县新圩镇天宫村的,他把37岁到40岁的驻村三年称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平时坐办公室的他,驻村后白天晴天跑项目,雨天和晚上入农户。以前写材料的他,驻村后变得能说会道。新村建设遇阻时,他劝“顽固”村民,“老房子旱厕又臭又滑,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春节回家没两天就说住不惯要走。新房子建好后儿女们回来住的天数就是幸福指数!”一席话把村民逗乐了。 黄勇长驻村期间筹措帮扶资金总量上千万。当个“腿勤、耳朵灵”的“包打听”是他的秘诀之一。“那天我去一个部门找朋友聊天,知道文体局帮助一个村建设农民健身场所的事情,我马上联想到我们村是不是也可以争取一下。一泡茶喝完,我赶紧活动去。” |
相关阅读:
- [ 02-08]福建万名驻村干部剪影:获“狗不叫”干部亲切绰号
- [ 05-01]福州推动驻村干部全覆盖:从“边穷难”到“通富美”
- [ 01-31]省派三明驻村干部创新工作模式见成效
- [ 01-29]第三批省派三明驻村干部已筹措资金2.26亿元
- [ 01-16]电影《使命》进基层座谈会召开 福建驻村干部学习李彬精神
- [ 12-03]省委宣传部驻村干部与音山村民共学十八大
- [ 07-31]驻村干部在平潭巧破农村社会管理“难”
- [ 07-16]福州8年4批近3000名干部驻村 引资入村转变观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