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驻村干部“变形记” 发挥领头人作用
2014-04-11 17:2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
分享到:
|
财富记 漳浦县石榴镇山城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记者采访看到村里屋舍俨然,河道清亮,花草喜人。村民们用闽南话热情地招呼驻村第一书记谢良毓到屋里喝茶。 “以前大水一来村子就遭殃,现在河道拓宽又进行了绿化。以前全村1100多人有800多人在外面打工,现在村里发展好了,很多人回来了。”71岁的老支书吴山日认为,“80后”小伙子谢良毓给村里留下了一大笔“财富”,为红色旅游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果没有驻村机制,这个村可能就荒掉了,人都走光了。”谢良毓说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如厕难、生活难,喝自来水要到邻村去排队,特别理解山城村民想要发展的愿望。 “三年时间想做的事情非常多,造血不是一届两届班子可以完成的,我要把群众最急需的事情用最快的时间落实好。”来自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谢良毓说,机关里每个人都是链条的一环,而在村里当第一书记,整条链条都必须舞动起来,感觉自己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 驻村干部留下的不仅有新村建设、人居环境、农业发展等可见财富,还有干部作风、村级组织建设等无形资产。 记者到平和县国强乡三五村,虽然第一书记林延溶已结束驻村工作回到福建省委农办,但他的办事风格影响了村里。国强乡宣委林明达说,“以前开会村两委很少带笔记本。农村就这样,说说可能过后就忘了。林书记驻村后要求每个班子成员做记录,每次会议他亲自打字做会议纪要,村两委每人签字,每件事落实到人,限期完成,这制度已经固定下来。”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漳州市委组织部长林文耀说,我们的驻村机制就是要积极发挥领头人作用,充分调动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性,让村庄“大变脸”,让干部“大变形”,留下许多带不走的财富。 |
相关阅读:
- [ 02-08]福建万名驻村干部剪影:获“狗不叫”干部亲切绰号
- [ 05-01]福州推动驻村干部全覆盖:从“边穷难”到“通富美”
- [ 01-31]省派三明驻村干部创新工作模式见成效
- [ 01-29]第三批省派三明驻村干部已筹措资金2.26亿元
- [ 01-16]电影《使命》进基层座谈会召开 福建驻村干部学习李彬精神
- [ 12-03]省委宣传部驻村干部与音山村民共学十八大
- [ 07-31]驻村干部在平潭巧破农村社会管理“难”
- [ 07-16]福州8年4批近3000名干部驻村 引资入村转变观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