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武平推进林改“升级版” 林下经济:绿色崛起当先锋

2014-05-28 09:24: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只种树,不砍树,百姓如何致富?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武平县,推进林改“升级版”——

林下经济:绿色崛起当先锋

武平农民在林下种植珍贵中草药金线莲。

东南网5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钟茂富 文/图)

“种草珊瑚技术要求不高,效益却挺高,亩产值能达到6000元。”5月21日,在武平县民主乡的一片林地里,村民王传龙组织农民工在自己承包的380多亩山地上种植草珊瑚。

林荣村有2万多亩山地,大多是阔叶林,非常适合草珊瑚的生长环境。今年,王传龙根据厂商的订单,投资20多万元从江西调进8万多株草珊瑚种苗。草珊瑚当年种当年收,目前,村里11户人家种了1000多亩,预计户均收入近10万元。

前不久,武平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有20个县(市、区、公司)入选,武平是我省唯一的一个。

这,正是全国林改标杆县持续推进林改“升级版”建设,促进“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一个侧影。

限砍树木了,引导林农赚啥

2001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本新林权证发放到武平县万安乡捷文村,开启了全国集体林权“包林到户”的改革大幕。

林改后,武平县每年造林绿化面积由2万亩提高到4.5万亩,2011年更达到创纪录的9.3万亩。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背后,一是加快造林,二是限制砍伐。对于千百年来靠山吃山的林农来说,造林和砍伐都被“计划”,“拿着金碗讨饭吃”,显得很不习惯;而对于政府来说,也有一个让林农在管好山林的同时尽快富裕起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考验。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武平县以“绿色崛起当先锋”为载体,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农民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转变,走上“不砍树也致富”的发展之路。

“如果有更好的营生,谁愿意天天上山砍树?”中堡镇农民连永聪听说县里出台了政策,对发展林下经济在技术、资金上都有扶持,便投1万多元钱养了500多只鸡。目前他的养殖规模达到5万羽,每年出产10万多只鸡,产值400多万元。

“我们利用生态资源养蜂,”武平县养蜂业协会钟亮生对入户调查的干部说,林改后树木多了起来,“生态越好,蜂蜜产量越高,我们养蜂人越高兴。”

林下经济既生产了绿色产品,还促进了森林保护。在有着全国林改策源地之称的捷文村,村支书钟泰福深有感触地说,林下经济让村年产值达到2500万元,去年人均收入9680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捷文村还因万亩苍翠山林“蓄水”而成为县城的第二水源。

发展林下了,政府部门做啥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林下经济虽然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等优势,但在产业培育中,林农仍然面临着缺乏资金、技术、服务等许多实际问题。

武平县通过调研发现,造成林农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林木“评估难、担保难、收储难、流转难”。为破解这个难题,武平县率先全省开展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试点,在成立全省首家林业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县林业资源评估、林权收储担保和林权资产交易流转中心。县财政投入1500万元作为林权收储抵押担保基金,消除了银行的风险顾虑。林权服务中心设置延伸到17个乡镇,实行一站式服务,构建“评估、担保、收储、流转、贷款”五位一体的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经累计给100余户林农发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超过1000万元。

针对林农提出的技术服务问题,武平县分期举行林下养蜂、养蛙和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等技术培训班,并利用远程教育网、电视、广播、网站等方式完善科技服务。

同时,重点扶持一批林下种养大户,带动整个区域林下经济发展。象洞乡农民何连奇,在政府扶持下建成占地200亩的象洞鸡示范养殖场,象洞鸡存笼4100羽,年产值60多万元,带动全乡发展象洞鸡养殖专业户60户,年存笼16万羽,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象洞乡外出乡贤练志明投资5000多万元建立铁皮石斛示范基地,带动周边20多户群众发展种植铁皮石斛。目前象洞乡逐步形成以铁皮石斛种植、象洞鸡养殖等为主的特种养殖,建立民营林场、林业合作社15个,参加农户200多户,年实现产值1.5亿元。

林下产出了,产业到底有啥

林中套种的1万株红豆杉和1.5万株香樟树郁郁葱葱,马上可以出苗、采樟油。林下2万余只象洞鸡、河田鸡正欢快地觅食,池塘中鱼儿自由游弋……在武平县东留乡大明村,眼前的丰收景象,让这片万亩生态公益林的承包管护人何连生心生欢喜:“去年仅靠在林下养鸡、养鱼就收入20多万元,今年收入会更多。”

收获着林下效益的农民,在武平县还有不少。地处武平梁野山景区的云礤村,按“统一授牌、集中管理、规范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旅游。其直接效益是,去年17户“森林人家”户均增收1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778元,村集体收入约15万元,同比增长87.5%。

2013年,武平县充分利用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优势,在城厢镇云礤村建122亩金线莲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实现年产值3400万元,成为该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标杆。

“林下经济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三大类。”武平县林业局林权办一位彭姓干部介绍说,林下种植包括林菌、林苗、林药等模式;林下养殖则主要包括林下养殖鸡、鸭、鹅等禽类的林禽模式,利用林下活动空间放养肉牛、肉羊等林畜模式,以及利用林下环境养殖蜜蜂等具有特种价值物种的林特模式。

无论林禽、林畜、林特,还是林菌、林苗、林药,这些林下经济模式都是农民熟悉的,项目容易接受,技术容易掌握,产品容易销售,因而成为农民最适宜、最便捷的增收渠道。

被确认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后,武平县相应确定梁野山种业等20家单位为第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而今,林下饲养、林下养殖、森林旅游遍地开花,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来的富贵籽养殖技术推广到全县,种植面积2000多亩,年产优质富贵籽230万株,年产值突破1.4亿元。石蛙、竹鼠、蜂蜜等林下养殖产业也为林农增收提供了新途径。据统计,去年武平的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13.68亿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