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一把开启大学文化基因密码的钥匙
2014-08-27 06:55:08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诚毅石(感谢集大团委学生记者团叶博超供图) 集美大学:诚毅 校训由陈嘉庚、陈敬贤于1918年3月确定。释义: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诚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 集美大学两字校训“诚毅”也源于陈嘉庚,微言而大义 “故今日计划集美全部,宜以大学规模宏伟之气象……”这是90多年前陈嘉庚在建设集美学校时就勾画起来的一幅宏伟蓝图。 如今,这位老人遗愿成真,原先沉睡的土地上崛起了一座进入科学发展快车道的省重点建设高校——集美大学。而当年他为学校定下“诚毅”校训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集大学子,和他留给后人的其他精神财富一样,饱经沧桑,却历久弥新。 陈嘉庚与其胞弟精炼出“诚毅” 中国高校的校训,大多语言精微却意义深远,而集美大学的校训“诚毅”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真正做到了微言大义。 在创办集美学校的过程中,陈嘉庚与其胞弟陈敬贤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结合自己立身处世的感悟,精炼出了“诚毅”二字,于1918确立为集美学校校训,同年颁布的校歌中也将“诚毅”作为歌词写入其中,校歌的最后一句为“诚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 前不久,得益于独特风格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集美大学的校训和校歌也被收录进了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百所高校校训、校徽、校歌汇编》一书。集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林斯丰认为,校训、校徽、校歌是凝聚师生、校友力量的重要媒介,特别是把校训“诚毅”二字融入校歌,运用反复手法突出“中心藏,大家勿忘”之词,寓意更加深刻,体现了陈嘉庚先生的育人思想以及“诚毅”校训的哲学和文化内涵。 嘉庚倾资兴学,是“诚毅”的实践楷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践行“诚毅”校训,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学校就把“诚毅”纳入学生品行考查标准,让学生有所遵循,知所趋避。 陈嘉庚曾经语重心长地对集美学校的学生们说:“我培养你们,并不想要你们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们是国家的害虫、寄生虫。我希望于你们的,只是要你们依照着‘诚毅’的校训,努力地读书,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国家民族做事。” “陈嘉庚不但是‘诚毅’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其实践楷模。”林斯丰说,在陈嘉庚的书信里常常见到“诚以为国,毅力锐志”和“诚信果毅”等字句。他曾强调指出:“无论个人、社会、国家事业的发展,全赖‘忠诚信义’四字。”他认为“毅是实行诚的意志”,“但知为人有道德毅力,便是世间上第一难得之奇才”,“世界无难事,唯在毅力与责任耳”。 陈嘉庚曾经谦称自己倡办大学是“绵力有限,唯具无限诚意”,期望海内外同胞真诚协作办好教育。即便是他公司在陷入困境之时,有人劝他停办或缩小学校的规模,他也果断地说:“余不忍放弃义务,毅力支持”,表示“果不幸因肩负校费致商业完全失败,此系个人之荣枯”。林斯丰指出,陈嘉庚有着非凡的毅力,他艰苦创业、倾资兴学、忠贞爱国的伟大一生正是这种顽强毅力的真实写照。 新生入校第一课听校长讲述“诚毅” 秉承“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办学理念。今年开始,每一个进入集美大学的新生将要上一门名叫“新生学习导论”课程,该课程的第一讲就是校长给所有的学生讲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介绍学校的历史文化。而早从2006年开始,该校就已经把嘉庚精神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组织编写出版了专门的教材。 不仅是学校非常重视“诚毅”校训以及嘉庚精神的传承,学生也积极担负起了践行“诚毅”校训和弘扬嘉庚的使命。组建学生义务导游团、组织义务家教活动等实际行动践行。 如今,漫步于集美大学,绵延数公里长的建筑楼群,既有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早期嘉庚建筑,又有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的新校区嘉庚建筑。林斯丰说,正是源于“诚毅”校训的熏陶,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嘉庚精神在一代代的集大学子身上传承下来,成为很多优秀集大学子身上表现出来的独特气质和品格。 林斯丰说,在去年举办的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教育成果展上,集中展示了从数以十万计的各级各类校友中遴选出来的100杰出校友事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诚毅”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信条,铭刻心中,终生不忘。 东快记者郑晓华 |
相关阅读:
- [ 08-26]福建29所高校编制本科高校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
- [ 08-25]福建省高校学生九种情形不予转专业
- [ 08-24]福建省今年成人高校招生报名25日开始
- [ 08-17]福建出台试点方案 促进高校科研单位专利转移运用
- [ 08-16]福建省高校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研讨班在榕举行
- [ 08-14]学生参与治校会成为画饼吗
- [ 08-13]福建部分高校学费14年来首度上涨 极度贫困生可先上学再申请贷款
- [ 08-08]海青节“青春创想秀”大创新 两岸高校结队比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