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潘福惠成为一名赤脚医生;44年,他坚守在闽侯小山村;10多年来,妻儿一直劝他到福州生活,但他还是选择只身在山里为村民服务。因此,村民尊称他为“先生” “要对得起‘先生’这个称谓” 东南网9月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洪见文) 8月27日,驱车沿闽侯县115县道盘旋而上,再经过4.5公里长的乡村水泥路。路逶迤,山如削。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是大湖乡仙山村,村医潘福惠在这里行医44年。 听说记者要寻找潘福惠,村民们自愿带路,领着记者来到村卫生所。“先生,有人找你。”村民潘如锦说。在村里,村民们都很敬重潘福惠,不叫他“医生”,而是称他为“先生”。 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他坚守在偏僻山村,只因牵挂着乡亲们 仙山村,是一个1000多人的小山村,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大多数人出门谋生,留下的多是妇孺老幼。 村里仅有一家卫生所,它其实就是潘福惠的家。面积约40平方米,诊察桌是一张破旧的木桌,桌面磨得很光滑。诊室内收拾得干干净净,药品摆放很整齐。 卫生所只有潘福惠一名医生。1966年,他初三毕业,在当时村里算是读书人。历史上,村里还从未有过医生,村民头疼脑热,就得步行6公里,到最近的洋山村卫生院看病。因为看病不便,村民生病大多忍着,许多小病往往被拖成了大病。潘福惠很着急,他立志当村里第一个医生。 上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开始培养农村赤脚医生,为农民看病。1969年,村里派潘福惠到洋山村卫生院学习。1970年,他学成归来,成为一名赤脚医生。潘福惠清楚记得,当时看病收费很低,一般只有一两分钱,虽然生产队以记工分代酬,但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还是很困难。因此,他只能半农半医,不看病时就得参加生产队劳动,多赚点工分,晚上还得挑灯自学医学知识。 “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条件下,赤脚医生靠着两件宝:一根针、一把草,治疗靠银针,用药靠中草药,解决了村民就医问题。”潘福惠说,“虽然很辛苦,但只要一个电话,随时提上药箱就走。” 到上世纪80年代末,赤脚医生转型成乡村医生时,40多岁的潘福惠经过县卫生局培训,也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但是,农村的行医条件依然艰苦,许多头脑活络的乡村医生纷纷到城镇开起私人诊所,发家致富。与潘福惠一起培训的大湖乡赤脚医生有10多人,现在只剩他一人留在村里。 一个人,一个药箱,一把手电筒。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夜半三更,潘福惠都得出诊看病。这一走就是44年。村里200多户村民,每家每户他都走过。到了夏日夜里,山里黑灯瞎火,山路上毒蛇很多,一名村民前两年曾被毒蛇咬伤送命。因此,潘福惠出诊时,无论天多热,他都要穿上雨鞋,打着手电筒,预防毒蛇伤人。 1995年,潘福惠的儿子大学毕业,在福州一家社区医院当医生。后来,为了照顾孙子,潘福惠的妻子下山帮忙,家里只剩他和父母亲3人。前两年,他的父母亲相继离世,空荡荡的家只剩他一人,他成了一名“留守医生”。在福州生活的妻儿多次劝他下山,但是他还是毅然留在村里,他放心不下的是村里300多名村民。 “说实话,谁不想一家人团聚,有哪个爷爷不想念自己的孙子。但是,这里的乡亲更需要我。”潘福惠说。 |
相关阅读:
- [ 07-23]林建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开心的事
- [ 03-04]男子晕倒两青年扶起照顾 温州游客赞福州正能量
- [ 02-24]网络正能量:公交“侠客”的职业榜样
- [ 01-23]福彩以爱之名 传递公益正能量
- [ 10-31]《网络正能量》:谁找群众的麻烦,就找谁的麻烦
- [ 07-11]网络正能量:不让“人情”沦落成“消费品”
- [ 06-26]永定县政协多措并举凝聚委员履职正能量
- [ 06-06]就业正能量:中小企业,也是成长大舞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