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学 终生为师——记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
2014-09-09 10:07:08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本报记者 苏 琳 “我一生最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有着79载教龄的潘懋元,94岁高龄时成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日前,在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度教书育人楷模推选结果中,潘懋元从全国1476万名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十大楷模中最年长的一位。 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先生”一词成了名誉院长、著名教育家潘懋元的专有名字,表达了师生们对这位耄耋老人的敬意。 潘懋元主要研究高等教育,被誉为“中国高教界一代宗师”、“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倡建者和奠基人”——1983年,出版了《高等教育学讲座》,为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在1984年出版,标志着一门新学科“高等教育学”的诞生。 潘懋元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数个“第一”:1978年,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1979年,筹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1981年,成为我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成为我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的博士生导师……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尚未独立门户,潘懋元意识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中学生一样来教育”,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他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并在1956年与同事们第一次以独立课程在厦门大学开设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课程。 随后,潘懋元在那个特殊时代,坐了22年的冷板凳。直到1978年,潘懋元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了《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该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此,潘懋元一发而不可收,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多个“第一”。 潘懋元既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奠基者,又是这个领域的领跑者。从15岁开始教书,至今已有79年,可谓倾其一生奉献学生。 15岁时,只有初中学历的潘懋元便成为家乡一所小学的老师,教三年级国文和算术。 “第一次上课以失败告终。”潘懋元对79年前的第一课记忆犹新,“事先我花了很多心思备课,准备了很多材料,也制定了计划。可是到讲课那天,一上讲台就紧张得不知所措。结果才十几分钟,就将备课的内容全讲完了。” 学生们见老师没话可说,就在下面叽叽喳喳、打打闹闹。不愉快的教学经验使潘懋元觉悟到:应该有教学方法。这为他后来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潘懋元继续深造:读高中、上大学,同时一边读书,一边教书。79年来,潘懋元先后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其中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副校长。 “我一个人的想法是有限的,只有大家讨论、辩论,才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此,潘懋元敞开了家门,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创设了一种课外学习制度——周末学术沙龙。每周六的晚上,他准时在家里接待他的学生,大家畅所欲言,既谈学问,也谈人生,他家的学术沙龙便成了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潘懋元数十年如一日,先后撰写了十余本著作和数百篇学术论文。他创建的“学习—研究—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法是对研究生培养的教与学的关系最好的诠释: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相互问难质疑。体现出中国传统书院中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乐教学生好学的学术氛围。 虽是94岁高龄,如今,潘懋元依然定时定点地给自己带的20多位博士生上课,躬耕教学科研第一线。 |
相关阅读:
- [ 09-07]高等教育学鼻祖潘懋元先生
- [ 09-03]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潘懋元
- [ 09-03]2014“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94岁潘懋元入选
- [ 09-03]厦大九旬老教授获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仅10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