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微公益,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2014-09-19 10:00: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设支持平台,让微公益走得更远

资深公益人士林炉生分析,除了一些短期运营的微公益项目外,微公益发展的瓶颈在于自身的运营模式,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有了平台的对口支持,可对其进行规范引导,充分发挥资金、专业经验和行业资源整合的优势,而这些正是微公益项目发展亟须的资源。

“好的支持平台,对微公益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林炉生说。他曾经参与青年环保支持平台、社区微公益支持平台等建设,效果很好。因此,他认为建设支持平台是当务之急。

目前,我省公益支持平台还很少。首先,许多基金会更愿意与官方公益组织合作,追求更响的名气,不屑于做微公益,即使从事微公益,也被当成“副业”,从事公益支持平台建设更少;其次,平台程序烦琐,需要团队管理,进行项目管控和效果追踪,以保证资助款的社会效益;最后,平台自身建设有难度。管理者最好要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积累一定经验和资源,有跨界思维,在挑选微公益项目时,能解读、分析公益机构的项目计划书,平衡、纠正公益项目执行,评估公益机构行政支出的费用等,这些绝不仅仅靠一颗公益的心。

对于未来公益支持平台的建设,林炉生认为平台需要跨界合作,如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公益项目服务,拓展资源,为微公益项目牵线搭桥,争取更大支持。另外,更快速、更精准地回应微公益的需求,根据微公益项目的优势去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微公益需要规范引导和平台支持

赵锦飞

一个人,一项创意,一条微博,能否做公益?答案是肯定的。微公益没有任何门槛,人人都可参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微公益将“高大上”的公益事业,拉到普通人触手可及的范围。原来,公益也可以如此简单。

因其灵活,并找准社会关注的契合点,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力量,微公益能够迅速蹿红。它弥补了传统公益模式的不足,让社会更加和谐融洽。正由于此,不少微公益“昙花一现”的现状才让我们扼腕叹息。

微公益可持续性较差,症结在于草根组织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不足。规范管理才能取得更多人的信任,维护项目的可信度和声誉,制度建设才能降低操作成本,保证项目良性运行。因此,专业化和规范化是微公益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其自身力量有限,需要公益支持平台的专业相助。

一般来说,平台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资源,聚集了类型多样的公益组织和义工组织,对于本土公益发展现状以及各机构的发展情况也十分了解。它可发挥孵化作用。微公益势单力薄,很容易夭折,平台可提供资金、经验支持,培育孵化微公益项目;还可发挥支撑作用。平台具有物力、人力和财力优势,为微公益项目提供资源支撑,服务发展。

简而言之,支持平台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为微公益项目这样数目众多的纽扣型社会组织提供有效服务,规范引导,从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