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 正文

阳寿生:37年做山里孩子引路人

2014-10-24 09:44:19 林姗 陈旻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0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姗 陈旻)阳坊小学地处三明市清流县嵩溪镇最偏远的地方,这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目前只有2名教师、12名学生。而阳寿生老师已在此执教37年。

“10多年前,从镇里到村里,只能依靠双脚步行近2小时。”阳寿生说。

1974年,高中毕业的阳寿生回到镇里的粮站当了1年多的保管助理,后又去琴源水库干活。有一次回家乡,村主任来到他家说:“村里很多孩子没办法读书,老师不够,才2个人,你能不能回来帮忙?”就这样,阳寿生走上了三尺讲台。从此,他再没离开过,他的人生与大山里的孩子们连在了一起。

“刚到阳坊小学时,只是几间用黄土、竹篾夯起的土屋,破破烂烂的,连个院墙都没有。”阳寿生告诉记者,尽管学校条件艰苦,可附近的孩子总算有了读书的地方。

简陋的教学条件让阳寿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的凳子三条腿,有的二条腿。”阳寿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维修,较难修的就在双休日搬回家里修。“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向学校要过一分维修费。”他自豪地说。他还就地取材,利用木棍、竹片等材料,制作了不少土教具,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

他的“野心”越来越大——要为孩子们建一座新校舍。从此,寒来暑往,他跑遍了市、县、镇多个部门、多家企业,终于筹集到资金、物资,给孩子们建起了一座2层的新教学楼,还接通了自来水。

阳坊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多年来,随着村民逐渐往山下搬迁,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山上的老师也陆续下了山,但阳寿生拒绝离开。

1989年春,他6岁的儿子因右手拇指和食指被炸住院。当时任毕业班班主任的他,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复习,只能让妻子在医院陪伴。

2013年秋天,他的妻子在田里干农活时不幸摔倒,小腿骨折住院。由于学生要开学报名注册,他也只能先回到学校。

“阳老师人好,课也上得好。他在镇上早有房子了,也有机会调到镇里的中心小学教书,可他就是放不下村里的孩子。”与阳寿生共事过13年的阳坊小学原校长张德根说。

当时的农村,家庭经济大多比较困难,孩子们穿的是补丁加补丁的衣裳。最刺痛阳寿生心的是,有的女孩只读完1年就辍学了。

每次遇到这种事情,阳寿生都会在第一时间到孩子家里动员家长,并帮孩子垫上学费。那时候,他还是民办教师,每个月工资只有16.5元,学杂费从一开始的2.5元垫到后来的近百元,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垫过多少个孩子的学杂费。他还因地制宜,组织学生上山采蘑菇、采草药勤工俭学,帮他们解决学费问题。

在被劝回来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江学忠的孩子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如今在美国深造。

阳寿生说:“山里的孩子上学不易,我要尽自己所能,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为此,他总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阳坊小学任教时,与阳寿生同教一年段的另一个班的数学老师患肾病,住院2个多月。为了不影响这些孩子正常上课,他就自己一人承担这两个班的所有课程。阳寿生所带的班级多次在全镇甚至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这也一度使其他村的孩子因此转学到阳坊小学。

如今,60岁的阳寿生就要退休了。可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坚守了37年的岗位。“只要村里有一个孩子愿意来学校,我都会坚持下去。”他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