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创新与传承 “建本”发展历九百余年风云,与“官刻”依托“国企”不同,它是以民间书坊为主体,通过纯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从中可以窥见一个传统文化产业的完整兴衰过程。 宋代建阳的书商们,显然以其精明的商业头脑,看到了雕版印刷这一新技术背后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并成功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进而达到了传统手工业发展的极致。“建阳版本书籍,上自六经,下及训传,行四方者,无远不至”,“书坊之书,犹水行地”,自宋代至明代600多年间,建阳书坊始终保持了全国雕版印刷中心的地位。 依托技术优势保持中心地位,也是需要从业者付出艰辛努力的。 我们看到,建阳书坊创新无数,此不赘言。它还不断迎合读者口味。宋代理学昌明,书商多印学术书,到了明代,世俗化倾向明显,许多书坊老板为了谋利,甚至自己动手编写小说。如最早描写妈祖故事的《天妃济世出生传》,岳飞抗金题材的最早长篇小说《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最早以东周列国故事为题材长篇历史小说《列国志传》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三国演义》的版本研究,几乎就是建阳刻本的研究。为保护自身利益,书商也不停打击盗版。南宋即盗版盛行,两浙转运司于嘉熙二年(1238年)为祝穆《方舆胜览》专门发布《榜文》并刊印于书中,声明禁止盗印,此为现存中国最早的版权保护文件。 然而,技术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随着近代新印刷技术的普及,雕版印刷不得不走进历史,一个曾经兴旺的产业蜕变为一种亟待保护的传统手艺。当然,探究建阳雕版印刷发展史,也是希望能寻得一种传统手艺的传承办法。 比如,雕版印刷术在闽北绝迹了吗?从现存雕版可以看到,当初工匠们用刀精道、字体隽秀,如今松溪、建瓯的版画艺术,难道不是版画技艺的另一种传承方式,一种适应时代变化的创新吗?其他诸如开发雕版旅游纪念品、展示雕版印刷全过程等等,也是值得考虑的。 在一些传统手艺式微之际,无论如何也先保存其技艺,否则,失去的或许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
相关阅读:
- [ 04-24]惠安雕艺产业之变
- [ 01-28]东山岛澳角村:海柳雕蛇迎新春
- [ 01-21]下岗工人李航旭:雕石雕出别样人生
- [ 01-14]连城44岁下岗职工李航旭:顽石雕出精彩人生
- [ 12-18]长泰玩家:天降灵石 "雕钻"出彩
- [ 12-12]七旬老人退休自学葫芦烙画 非美术专业却成大师
- [ 10-22]探秘漳州木偶雕刻大师:神奇"木头人"口眼都能动
- [ 09-02]省民俗博物馆展出寿山石精品 雕刻大师作品亮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