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坂美山原生态采茶灯参加“四城同乐”网络元宵晚会演出照片
82岁的林昌鼎老艺人正在看亲手抄的歌词
苏坂学校“大课间”采茶灯照片 东快讯 (记者 陈楠 通讯员 邱善聪 文/图) 今年82岁的林昌鼎,自17岁起就与“龙岩采茶灯”(以下简称“采茶灯”)结缘,“采茶灯”于他而言是故乡的味道,而他跳了一辈子的“采茶灯”,于龙岩而言更是一张城市名片。在龙岩,城市里最著名的雕像是“采茶灯”主题雕像;人们口里常哼的小调是“采茶灯”;市民跳的最多的舞蹈也是“采茶灯”。在这个流行“小苹果”的年代里,许多龙岩人却坚持跳代表勤劳的“采茶灯”。 “采茶灯”是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镇美山村,据传至今已有至少200多年的历史。“龙岩采茶灯”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采茶生活。象征劳动人民勤劳精神的“采茶灯”被当地人代代口传心授,沿袭至今。几个月前,更是被列入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茶姑娘、茶婆曾经多为男扮女装 从龙岩市区出发,往东北方向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采茶灯”的发源地苏坂镇美山村。 在村里,东南快报记者见到82岁高龄的“采茶灯”老艺人林昌鼎。林昌鼎的家族里,祖祖辈辈都是“采茶灯”艺人,他从17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采茶灯”,他说,“一开始男扮女装演采茶姑娘,演了3年,后来演队伍最后面的男孩。等年纪大点,演的就是茶公或者茶婆了。” 茶公、茶婆是“采茶灯”队伍中的领队,俗称“师傅”。茶公、茶婆角色有着足智多谋、风趣诙谐的特点,能随机应变,即景歌赋。常用当地人熟悉的方言,说出精彩贴切的顺口溜,使得“采茶灯”歌舞更加生动活泼。 |
相关阅读:
- [ 02-04]高雄灯会艺术节暨第四届北京特色周3月开幕
- [ 01-30]台胞冬令营营员体验河北蔚县传统剪纸
- [ 01-28]图: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亮相台北
- [ 01-26]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将亮相台北101大楼中华艺术馆
- [ 01-22]韩朝将对朝文化遗产共同调查 落实半岛信任进程
- [ 01-18]中央财政近十年共投入1.2亿保护西藏非遗
- [ 01-17]泉州“刣狮”成闽台文化交流新品牌
- [ 01-08]土楼之乡永定去年接待游客突破470万人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