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宁德蕉城接力扶贫 让连家船民过上好日子

2015-03-27 10:22:41 庄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连家船民翁云娇和家人在新居里看电视。

东南网3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颜凑 李加进 文/图)

鳌江村位于宁德蕉城区漳湾镇南部沿海,全村现有1075户、4743人,全部为连家船民。走进鳌江村,新房林立,道路整洁,村民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而过去,这里只有低矮的房屋,狭小而凌乱的街道……这个该市最大的纯渔业村,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日的样子?是一届又一届政府进行接力扶贫,才有了今天连家船民的好日子。

近日,记者专程到鳌江村进行采访。

搬进新居笑开颜

记者在鳌江村“船民安居工程”点看到,一排排新建楼房拔地而起,新居门前高挂大红灯笼,家家户户还沉浸在上岸定居的喜悦中。

“春节前,我们搬进了新居,结束了海上漂泊的日子,又喜迎父亲六十大寿。在新家宴请亲朋,感觉真好!”在连家船民连瑞财家里,他的妻子唐兵玉高兴地说。

今年38岁的唐兵玉回想起海上生活,眼里泛起泪花,她说:“虽然镇里采取贴息贷款的方式扶持我们发展龙须菜养殖等,经济有了好转,但漂泊海上的日子让我们没有安全感,购物、就医、孩子上学等非常不便。”

“做梦也没想到,如今能住进这样一座三层半楼房。”唐兵玉激动地告诉记者,政府统一规划设置每户占地60平方米的安置地,免费建好房屋地基,还逐步完善水、电、路、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她家只掏15.8万元就建成三层半的房子。

据漳湾镇党委副书记林日文介绍,鳌江村实施“船民安居工程”,安排150多户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安居工程共分三个部分:建设24.5亩的“船民造福工程”安置区,安排150多块60平方米的宅基地提供给搬迁安置户,采取连排独户建设模式;安排30亩通往安置区的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建设占地43亩的鳌江二级渔港供渔民停船。

  翁云娇等连家船民曾经居住的吊脚楼即将拆除。

林日文说,鳌江村“船民安居工程”事关民生,他们规范运作,全程接受监督:一是镇政府作为业主,属财政资金建设的内容,一律进行公开招投标;二是成立了由鳌江村两委、村民代表和搬迁对象代表组成的鳌江“船民安居工程”建房筹备小组,负责协调所有搬迁户,合理使用上级补助资金及对外询价,选择建房施工队伍;三是搬迁对象设了个人专户,补助资金全部进入个人专户,并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四是搬迁对象建房位置采用摇号抽签办法产生,按照个人经济能力,以三层半、二层、一层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再摇号抽签选择联排建设团组;五是镇政府聘请质量监督站、监理公司,全程监督工程施工,确保房屋质量;六是反复测算建设成本,明确房屋造价,让搬迁群众按照联排建设工程量与施工单位签订建设合同。

二次上岸终安定

“渔民解困春风暖,上岸定居党恩长。”连家船民翁云娇三层半的新居门前,这副对联十分亮眼。记者步入新居,只见客厅、厨房设计合理,沙发、电视、炊具等一应俱全,翁云娇正和来串门的妹妹拉家常,室内清茶飘香。

抚今追昔,翁云娇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出海打鱼就在船上生活,上岸就居住在海边的吊脚楼里,每当台风、暴雨来袭,时刻担惊受怕。如今能安居乐业,真的感谢党和政府!”

翁云娇与丈夫陈仁取的祖辈都是连家船民,两人婚前,陈仁取一家已经搬迁上岸,住进造福工程提供的房屋。2000年,翁云娇嫁入陈家,随着两个孩子出生以及陈仁取的兄弟相继成家,陈家的房屋已无法满足居住需求。而鳌江村地少人多,陈家经济又困难,实在无力再建新房,无奈之下,2005年,陈仁取携妻带子在滩涂上搭盖棚屋,住进了吊脚楼。

如何彻底解决连家船民因贫困、住房紧张等原因重返海上的难题?蕉城区脱贫办主任林朱发告诉记者,2012年,经过调研,区委区政府按照“自主管理、个体委托、连体建设、统一完成”的模式实施“船民安居工程”。根据连家船民不同家庭人口情况,规划设计占地面积为60或80平方米不等的建设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还建设“五保幸福园”来安置特困对象。

  连家船民唐兵玉正在新居里炒菜,准备宴请亲朋好友。

蕉城区以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为原则,除了八都海星和三都南澳、青澳、虾荡尾以自建为主,漳湾镇鳌江村主要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打桩、统一浇筑承台圈梁、群众委托、连体建设、统一完成”的方式,群策群力,逐步解决了连家船民454户1956人的住房问题。

“‘船民安居工程’,解除了我们无力、无地建房的心病。这些年,政府还积极引导我们发展海上养殖龙须菜、海蛎、螃蟹等,我们一家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翁云娇笑逐颜开。

接力扶贫夯基础

“一艘破船挂破网,三代祖孙同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这是鳌江村渔民以往贫困生活的写照。

“鳌江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村民主要依靠近海捕捞和打工为生。以前村里要建设公益事业,只能采取村民集资或集体负债建设。”鳌江村党支部书记欧成安介绍说。摆脱贫困成为鳌江渔民的迫切希望,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连续下派优秀干部驻村挂职。他们引资金、上项目,一任接着一任干,逐步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素质,才能为鳌江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8年,蕉城区委党校教师傅郑庆来到村里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经过深入调研,他提出了扶贫攻坚新思路。

傅郑庆马不停蹄地跑资金、要项目,随着加湖头自然村水泥路面、村中心道路亮化工程、村文化活动中心、后湾至加湖头水泥路、饮水工程主干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建成,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

为了提高鳌江村民文化素质,傅郑庆积极争取资金改善鳌江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促成鳌江村与宁德师院对接,使之成为宁德师院师生支教服务点;建成拥有藏书近5000册的鳌江乡村图书馆。

2010年底,傅郑庆挂职期满,市里又派来东侨开发区城建监察大队干部何赵任到鳌江村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

  连家船民上岸后,通过养殖海蛎、龙须菜等水产品致富。

“鳌江村离宁德城区较近,虽然饮水工程主干管网已铺设,但由于水压不稳,村民还是存在饮水难题。”为此,何赵任多方奔走,在市、区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筹措近百万元资金购置增压变频设备,并将该村供水纳入城市市政管网供水系统。今年春节前,支管建设和增压变频设备安装完成,解决了鳌江4个自然村的安全饮水问题。

在宁德各级政府、部门与下派干部的接力扶贫下,目前鳌江村“船民安居工程”和二级渔港项目基本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

努力创业幸福来

随着鳌江村“船民安居工程”的实施,连家船民虽然结束了“海上漂”生活,但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近海捕捞,收入仍旧不稳定。

“近几年,为了增加渔民海上捕捞的收入,我们村积极引导渔民加快渔船提升改造,把原来上千瓦马力的渔船改成16.2千瓦至30.9千瓦马力的渔船,去年户均捕捞收入达到4万元,比提升前增加了一倍。”村支书欧成安说。

为了解决渔民上岸就业问题,蕉城区委区政府还积极推进后续帮扶工作,帮助渔民转产转业,统筹上岸渔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使渔民在安居的基础上,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乐业。

欧成安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海产品资源减少,导致渔民收入受限。从前年开始,村两委就参照市场需求,主动引领群众发展龙须菜、海蛎等水产品,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去年仅发展龙须菜这一项,我们村平均每户都增收1.5万元。”欧成安说。

漳湾镇驻村干部陈玉康告诉记者,随着鳌江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上岸的老年人、妇女通过帮助养殖户撬海蛎、夹龙须菜苗等增加收入,多则一天可以挣100余元,少则一天也能挣70多元。村里一些年轻人也积极奔赴异地创业,目前全村有400多人到晋江发展水产养殖业,每年总收入达3000多万元。这几年,通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该村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到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9000多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