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大学城频道12日新版上线

2015-05-11 08:24: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分享到:

  

   2015年5月11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稿件:

   东南网大学城频道12日新版上线

   微商系列报道之五:“面膜”被撕开 “后势”当如何

   东南网招募小记者与“平潭蓝”亲密接触

   东南网“微旅行”带您马洋溪摘桃李

    东南网大学城频道12日新版上线

东南网5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艾连 林雯晶) 5月12日,东南网大学城频道将举行上线三周年系列活动。一是进行升级改版,由福建大学生专属的新闻频道转型为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二是福建高校网络通讯社举行2015年纳新活动;三是向学生赠送免费流量。

大学城频道(i.fjsen.com)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上线,三年来持续为福建高校师生提供大量新闻资讯,成为我省高校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主流阵地。评论专题《才女大观园》曾获得福建新闻奖二等奖,新闻报道多次获奖。上线同时,东南网联合省内19所高校,成立了大学生记者原创报道团队——福建高校网络通讯社(简称校通社)。三年来,校通社开展新闻培训27次,发表原创稿件2700余篇,370名在校大学生陆续通过考核获聘加入团队,其中80余人次被推荐至新闻单位实习。2014年起,省教育工委、省委网络办、团省委、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作为其指导单位。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新特点和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习惯的变化,东南网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座谈会、学校走访等形式征询改版意见,对定位和页面风格、栏目做了较大改变。通过开设“校闻联播”、“微校园”、“找兼职”、“创业+”、“招生计”五个栏目和“校通社”、“校友汇”两个圈子,力求搭建大学生喜爱的信息服务平台。

“大学城”三周岁之际,校通社将启动2015年纳新活动,欢迎新闻爱好者登录大学城频道报名。同时,为回馈广大师生,“大学城”还准备了海量流量等你免费来抢(中国电信闽侯分公司提供)。

微商系列报道之五 “面膜”被撕开 “后势”当如何

东南网5月11日报道 (本网见习记者 郑晓丹)

毒面膜、月收入过万、信用透支、传销……这些毫不相干的标签,现如今都被贴在了微商身上。韩束微商CEO陈育新说,不做微商的话,基本上与高收入是绝缘了;微博红人“留几手”说,刷刷朋友圈就把钱赚到,听起来像是骗人……曾经作为一夜暴富的传奇进入人们视野,随着 “毒面膜”事件的升温,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究竟微商是猛虎还是刚破土的幼苗,它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微平台要承担监管职责”

——闽江学院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中燕

林中燕接触互联网已经20多年。在她看来,微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供微商交易的微平台要承担监管责任。微商与其他电子商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销售行为和支付行为都是在熟人间产生。

由于微商平台无法对微商货品的品质进行界定,也未引入第三方对微商进行评定,存在监管漏洞。加之微商交易多发生在熟人之间,不仅透支了朋友间的信任,还甚至演化成“朋友变仇人”的尴尬局面。

“要将微商产品纳入正常登记,核实货品来源。”林中燕说,当下微商售卖的产品多为食品,对这类货品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她认为,应该建立微商管理体系,借鉴淘宝的第三方投诉平台,给消费者足够的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微商鼓励民间创业的新方式,鼓励的是规范创业。”林中燕表示,如果微平台未对微商进行监管,将会使得原本在淘宝、天猫不允许售卖的货品流入微商,扰乱市场秩序。

“微商的未来超乎想象”

——福建省商务厅研究基地(福建农林大学海峡商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许安心博士

“我整体看好微商。”许安心对起步于微信、微博的微商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微商的现况如同当年刚发展起来的淘宝,“我们不要急于拔除它,要等它长大后才知道它是杂草还是庄稼。”

微商的发展建立在微博用户的粉丝数以及微信朋友圈的朋友数量之上,若是互动足够,加之注重消费体验式的产品宣传,微商将迅速打开销售市场。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追求的是“1+1=11”,而非“1+1>2”。因此,微商把握住了人们对微信的依赖,将流量与顾客黏性结合,未来将超乎想象。

微信这类社交工具本身不是为电商产生的,随着微信用户的不断增长,腾讯与第二大电商平台京东的合作也是促进微商发展的一大驱动力。

目前,许多上市的大公司也利用微商平台做销售,甚至有些公司加大精力用于开发微商市场。“让许多平民创业者担任大公司的客服角色。”许安心认为,大公司对于同类货品的微商进行统一监管,帮助其打开销售市场,并为其提供佣金的模式也是未来微商的发展方向之一。

“要让客户对产品有信心”

——闽籍微商小余、小汤

“手工山楂卷,有朋友买几次吃光几次……”厦门的小余在微商里混战半年多,售卖的产品已从几个发展到了40多个。小余认为,微商要长久发展,应该做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规范化,让客户对产品有信心。

他坦言,开微店初期,主要是售卖自己家种植的百香果,并未注意到产品规范化的重要性。现在产品已有40多种,他开始考虑经营的规范问题,不仅办理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还为5个产品和一个系列产品注册了商标。近期,他还在完善并筹备其他产品的商标注册。

而对在侨乡三明明溪的小汤而言,产品质量更是她的金字招牌。因为在当地,几乎每家都有人在国外,小汤的海淘微店因此占有优势。“脸皮要厚,朋友要多。”她表示,这是微商做大的一个法宝。她周围的海淘微商都会在朋友圈发很多产品介绍,但她怕惹来反感,很多宣传都没发,反而错失了良机。“顾了朋友,失了客源。”她说。

“成败都在一个‘诚’字上”

——网友

对于微商未来如何良性发展,部分网友认为,其实他们最在乎的是好产品。如果微商只知道赚钱,做些危害顾客的产品,就没有发展的必要了。“微商的核心,在于产品,不在于刷心灵鸡汤。” 网友“魅灵C懿”认为。

此外,部分网友认为,微商的硬伤在于做微商的人对上游供应商的产品无法把控,无法区分商品的真假优劣,这样的商品卖给朋友圈的朋友后,只会毁了朋友圈。“你在朋友圈买到伪劣产品,你会去告你的朋友吗?”往往这类问题让网友对微商望而却步。

还有网友认为,当下有卖好产品的微商,也有“老鼠屎”。因此,能够在微商的竞争中屹立不倒的产品,其品质必然过关,经营应以“诚”字当先,否则哪有那么多回头客?网友“Mysecret666”表示,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可以嘲笑,重点是良心做事。

首个海洋文化骑行探访之旅即将启动

东南网招募小记者与“平潭蓝”亲密接触

东南网5月11日讯(本网见习记者 郑晓丹) 想与迷人的“平潭蓝”来个亲密接触吗?想探寻平潭岛与南太平洋上分布最广的海洋族群——南岛语族的关系吗?快来报名参加东南网小记者活动吧!

由东南网与“海洋杯”中国·平潭国际自行车赛组委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首个海洋文化骑行探访之旅——平潭千年海洋文明骑行探访之旅将于5月16日启动,现面向全省征集热爱海洋文化、关注环保的小记者,展开为期两天的海洋文明探访之旅。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小记者们将通过骑行环保自行车的方式,走访探寻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壳丘头文化遗址、中国首座海岛旅游古城——海坛古城、流水镇君山村极具海洋特色的原生态石头厝建筑群、天然海蚀奇观仙人井以及参观现代化的海峡高速客滚轮等。这也是全国首次以自行车环保骑行的方式展开的海洋文明探访之旅活动。

小记者们将从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等角度,全方位感受平潭千年海洋文化与海丝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东北的壳丘头遗址是本次骑行探访地的一大亮点。该遗址不仅为国内最久远的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海湾型贝丘遗址,更是被专家研究证实为太平洋上广泛分布的南岛语族发源地,也是闽台文化渊源的重要见证。

组委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平潭自古以来就有海洋文化的底蕴,也是历史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环保骑行与海洋文化相结合,让青少年切实感受到平潭国际旅游岛的海丝文化魅力,也期待能通过东南网小记者的报道,让更多福建青少年了解海洋、爱护海洋,共同传递海洋文明。

此次“平潭千年海洋文明骑行探访之旅”活动启动在即,东南网将在全省招募5名小记者探寻平潭海。有兴趣的中小学学生们,只要你喜爱写作、摄影、采访、主持等新闻工作,掌握自行车骑行技能,就快快拨打电话(0591-87079322)报名吧。

东南网“微旅行”带您马洋溪摘桃李

东南网5月11日讯 (本网记者 陈志远 苏益纯) 5月9日,由长泰县人民政府主办、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委会承办的“2015长泰马洋溪微旅行推广暨第二届‘宴若桃李’采摘季”启动(如图),并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系列活动。

和桃李、草莓等水果人偶拍照合影;赏玩民间艺人献上的水果雕刻、台湾吹糖、草编技艺等精彩绝活;参与大鸭梨趣味活动、玛琪雅朵花海踏青、山重古老文明体验活动……当天,来自福建省内外及周边县市的户外俱乐部、自驾协会、旅行社、摄影爱好者等齐聚马洋溪。

本次活动,东南网将打造微旅行平台,全方位发布采摘节及时信息和活动亮点。

采摘季活动为期3个月。活动期间,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桃子、李子、桑葚、提子、草莓、玉女果等新鲜时令瓜果,将逐一闪亮登场,让各方游客共同畅享一场以瓜果主题的饕餮盛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