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微商系列报道之五:“面膜”被撕开 “后势”当如何

2015-05-11 08:10:31 郑晓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东南网5月11日报道 (本网见习记者 郑晓丹)

毒面膜、月收入过万、信用透支、传销……这些毫不相干的标签,现如今都被贴在了微商身上。韩束微商CEO陈育新说,不做微商的话,基本上与高收入是绝缘了;微博红人“留几手”说,刷刷朋友圈就把钱赚到,听起来像是骗人……曾经作为一夜暴富的传奇进入人们视野,随着 “毒面膜”事件的升温,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究竟微商是猛虎还是刚破土的幼苗,它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微平台要承担监管职责”

——闽江学院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中燕

林中燕接触互联网已经20多年。在她看来,微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供微商交易的微平台要承担监管责任。微商与其他电子商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销售行为和支付行为都是在熟人间产生。

由于微商平台无法对微商货品的品质进行界定,也未引入第三方对微商进行评定,存在监管漏洞。加之微商交易多发生在熟人之间,不仅透支了朋友间的信任,还甚至演化成“朋友变仇人”的尴尬局面。

“要将微商产品纳入正常登记,核实货品来源。”林中燕说,当下微商售卖的产品多为食品,对这类货品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她认为,应该建立微商管理体系,借鉴淘宝的第三方投诉平台,给消费者足够的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微商鼓励民间创业的新方式,鼓励的是规范创业。”林中燕表示,如果微平台未对微商进行监管,将会使得原本在淘宝、天猫不允许售卖的货品流入微商,扰乱市场秩序。

“微商的未来超乎想象”

——福建省商务厅研究基地(福建农林大学海峡商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许安心博士

“我整体看好微商。”许安心对起步于微信、微博的微商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微商的现况如同当年刚发展起来的淘宝,“我们不要急于拔除它,要等它长大后才知道它是杂草还是庄稼。”

微商的发展建立在微博用户的粉丝数以及微信朋友圈的朋友数量之上,若是互动足够,加之注重消费体验式的产品宣传,微商将迅速打开销售市场。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追求的是“1+1=11”,而非“1+1>2”。因此,微商把握住了人们对微信的依赖,将流量与顾客黏性结合,未来将超乎想象。

微信这类社交工具本身不是为电商产生的,随着微信用户的不断增长,腾讯与第二大电商平台京东的合作也是促进微商发展的一大驱动力。

目前,许多上市的大公司也利用微商平台做销售,甚至有些公司加大精力用于开发微商市场。“让许多平民创业者担任大公司的客服角色。”许安心认为,大公司对于同类货品的微商进行统一监管,帮助其打开销售市场,并为其提供佣金的模式也是未来微商的发展方向之一。

“要让客户对产品有信心”

——闽籍微商小余、小汤

“手工山楂卷,有朋友买几次吃光几次……”厦门的小余在微商里混战半年多,售卖的产品已从几个发展到了40多个。小余认为,微商要长久发展,应该做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规范化,让客户对产品有信心。

他坦言,开微店初期,主要是售卖自己家种植的百香果,并未注意到产品规范化的重要性。现在产品已有40多种,他开始考虑经营的规范问题,不仅办理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还为5个产品和一个系列产品注册了商标。近期,他还在完善并筹备其他产品的商标注册。

而对在侨乡三明明溪的小汤而言,产品质量更是她的金字招牌。因为在当地,几乎每家都有人在国外,小汤的海淘微店因此占有优势。“脸皮要厚,朋友要多。”她表示,这是微商做大的一个法宝。她周围的海淘微商都会在朋友圈发很多产品介绍,但她怕惹来反感,很多宣传都没发,反而错失了良机。“顾了朋友,失了客源。”她说。

“成败都在一个‘诚’字上”

——网友

对于微商未来如何良性发展,部分网友认为,其实他们最在乎的是好产品。如果微商只知道赚钱,做些危害顾客的产品,就没有发展的必要了。“微商的核心,在于产品,不在于刷心灵鸡汤。” 网友“魅灵C懿”认为。

此外,部分网友认为,微商的硬伤在于做微商的人对上游供应商的产品无法把控,无法区分商品的真假优劣,这样的商品卖给朋友圈的朋友后,只会毁了朋友圈。“你在朋友圈买到伪劣产品,你会去告你的朋友吗?”往往这类问题让网友对微商望而却步。

还有网友认为,当下有卖好产品的微商,也有“老鼠屎”。因此,能够在微商的竞争中屹立不倒的产品,其品质必然过关,经营应以“诚”字当先,否则哪有那么多回头客?网友“Mysecret666”表示,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可以嘲笑,重点是良心做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