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屏南四平戏:别让古韵成绝响

2015-06-18 11:09:24 王国萍 吴旭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半以上技艺已失传

“四平戏戏种语言和腔调很特殊,称为‘错用乡语’,即土官腔(南京的普通话)与地方方言、音乐和民俗结合,既保存原始弋阳高腔特色,又兼具古朴传统的南戏表演风格,还具有文本与表演雅俗组合的特征等。由于没有唱谱、符号,单靠师傅言传身授,有一半以上技艺已失传。”陆则起说。

陈秀雨是龙潭四平戏第十二代传人,也是唯一可演旦、丑、末等角色的全才,能演20多种传统剧目。然而,她也有20多年没唱整台戏了,只有在大型活动中,才受邀登台亮相,一展风采。

最近几天,陈秀雨忙着给《白兔记》四部戏录音。“担心老了唱不动,后人就听不到这些老戏了!”她说,“当时和我同一批的40多人,现在仅剩六七人。大多不再唱戏了,有唱的也改行唱闽剧了。”

10年前,陈秀雨举家搬进县城。留守在龙潭村作后台的陈大并,一身技艺也面临无处传承的尴尬。“没人看戏,也没人肯来学戏。”

昔日的团长,四平戏第12代传人陈玉光唏嘘不已:“收了5个徒弟。现在最大的70岁,最小的26岁,都不唱四平戏了。”

42岁的陈锦蜜,4岁就跟着父亲陈官务唱戏,如今改唱闽剧,兼职做“乐队”。“红白喜事就去唱,替人哭红了脸、哭干了泪,真罪过。没办法,人总要生存。”

现在龙潭人过年,仍和过去一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照样演戏,但演的都是闽剧。

与旅游相结合寻出路

2015年,屏南县充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小组,县财政划拨1000万元作为文化发展基金,着力四平戏的抢救工作。目前已拍摄不少资料照片、声像等,整理四平戏剧本12本,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陆则起告诉记者,其实,当地传承保护四平戏的努力已持续了十余年。

2001年,屏南县成立挖掘抢救四平戏领导小组,举办了首期四平戏培训班。20名喜欢戏剧的小男孩、女孩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2009年,一个以培养四平戏新人为主旨、依托职专幼教班为主的夜校——“四平戏传习所”成立,由陈秀雨授课。一周上5个晚上的课,一次两小时,坚持了两个月。

正是这两次由政府主导、艺人参与教授的培训,让四平戏后继有人。今年26岁的陈楠在11岁时参加了首期四平戏培训班,后拜陈玉光、陈大并为师,前台和后台演奏技艺基本学会了。

“抢救四平戏,政府、专家、民间老艺人都不能缺位,众人拾柴火焰才高。”陆则起说,目前最重要的是重建四平戏剧团,或组建一个相对固定人员组成的戏班,打造几出精品戏。

陆则起甚至还设想好了这个戏班子立足谋生的出路,希望政府能给予扶持政策,把四平戏演出与白水洋、鸳鸯溪门票捆绑。“艺术必须在活态中才能生存,而技艺也只能在生产中保存。四平戏与屏南旅游结合,才是最好的方向和出路。”陆则起建议,2014年屏南县游客达250万人次,一张门票只要加1元,每年就有200多万元,既可培育很多优秀的四平戏演员,也可丰富屏南旅游的内涵,增加吸引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