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秘书长罗旭告诉记者,为帮银行控制贷款风险,他们以各地区沙县小吃同业公会驻外联络处为单位成立小吃基金,每户申请贷款对象须找2名同业的担保对象,并缴纳2万元存入小吃基金,由小吃基金提供贷款风险补偿金。“有了这笔发展资金,不仅数千户小吃业主会得到实惠,整个行业也会从中受益。” 正是得益于此,去年底朱小忠提出申请后,很快就拿到授信额度15万元的小吃创业卡。“这笔钱真是及时雨,我通过它又盘下一家店面,上月新店正式营业,首月营业额就突破了1万元。”朱小忠说,这样一来,两个小吃店一年就能盈利20余万元,除去一家老小的开销,还能剩下不少积蓄,可用来继续扩大规模、提升服务水平,相信未来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记者手记>>> 钱要用在刀刃上 沙县小吃俗称“夫妻店”。因为投入资金少、规模小,收入通常也不会很多。如果店主家庭压力大,除去开销,所剩无几是常事。 要通过沙县小吃改善生活,常常有两条路径:一是扩大经营规模,增设新店;抑或到繁华地段租店面,增加客源。但两条路径的前提,都需加大资金投入。一般来说,由于原料成本低,沙县小吃一旦正式营业,亏本的少,挣钱的多。可问题在于,沙县6万多小吃业主中,大多是农村出身,他们原始积累少,文化水平低,由于缺乏抵押物等原因,很难从银行成功贷款。 一本万利的行业,仅因资金不足而停滞不前,实在可惜。2011年底,农业部等部门确定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落户沙县。3年多来,当地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出5万元信用贷款、农村融资担保等多种模式,专门为农民经营小吃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如今,在此基础上,沙县再出新举措,利用小吃基金担保推出小吃创业卡,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主动上门服务,实属不易。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沙县适时推出的小吃创业卡,既为小吃业主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引导小吃业资金回流反哺“三农”;同时,也帮助银行缓解放贷压力,助推当地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可谓一石二鸟、四两拨千斤,把钱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
相关阅读:
- [ 06-18]今年“6·18”将设金融服务馆 多项创新金融产品展出
- [ 06-11]南靖县税银联手推广“税贷通”金融服务
- [ 05-12]“两岸金融合作样板银行”厦门银行进驻福建三明
- [ 03-25]云霄农行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
- [ 03-16]两部委: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 [ 03-12]互联网金融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有望破题融资难
- [ 03-12]让普惠金融成为“甘霖” 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