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稿件:
农村饮用水难题引起重视 多地正在快速解决
校园暴力为何频发 专家:不能只是批评教育
方崔骂战一审宣判 “爆粗”有成本“网骂”需谨慎
为抢生源北大清华微博开“撕”
泉州3名小选手挺进“中华小导游”全国40强
《直通屏山》关注我省农村饮用水难题,引起当地政府重视
多地缺水问题正在快速解决
湄洲岛崇福路沿线管道铺设现场
东南网7月2日讯(本网记者 吴燕敏)
“《直通屏山》为广大农村群众解决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自己的家乡长期断水找到解决的办法。”近日,网友“beiying23”说。《直通屏山》栏目推出农村饮用水系列报道以来,当地部门快速反应,积极处理。同时,我们也不断收到各地网友的留言。网友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自己的家乡发声。
每日一供水,平潭东澳村正常用水需求无法满足;井水雨天浑浊,罗源县廪尾村村民盼喝合格自来水……近日,东南网记者对网友反映的农村饮用水问题,进行了跟进和回访。
长乐、湄洲岛供水问题基本解决
今年4月底,《直通屏山》报道因村里古井枯竭,长乐市松下镇前连村牛山顶自然村用水困难,200多村民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6月24日,松下镇分管农林水利的副镇长陈斌告诉东南网记者,该村的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已经进场施工,工期约20天,预计7月底村民便可用上自来水。
湄洲岛寨下村自来水水压低、水质差等问题,东南网记者也进行了回访。
“崇福路沿线的2300米管网已经施工完成,目前正在做水管合拢,
7月中旬将通水。”6月25日,湄洲岛供水有限公司经理林荣福介绍,通水后,寨下村大部分地区将能正常供水,而寨下村的塔林片区位于湄洲岛最高的地区,由于水压问题,仍无法实现全天不间断供水。
针对网友反映的莆田秀屿区东峤镇田柄村自来水经常断水问题,莆田市思源供水公司6月26日表示,目前已经从仙游县铺设管道引水到公司水厂,排除管道爆裂等特殊情况,田柄村的自来水将正常供应。
平潭东澳村炎炎夏日挑水吃
网友“Lavigne”在《直通屏山》反映,平潭县澳前镇东澳村今年长期无自来水供应,村民每天都要挑水吃,而且只能解决平日吃饭问题,其他生活用水仍无水可用。“近期虽然是每天一供水,但进入夏天后,这样的供水依旧不能满足正常用水需求。”网友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帮忙解决自来水问题。
东南网记者从澳前片区开发管理局获悉,从2014年5月起,东澳村等澳前镇东片十几个建制村的水源地玉井水库因久旱无雨,无法提供饮用水。2014年8月,经管理局协调,从平潭城区铺设一条临时应急自来水管,引水供东澳村等澳前东部用户使用。由于从城区调来的水每天仅有600吨输送到水塔,扣除管内存水,每天可供水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水管老化还导致漏水严重。
该局项目建设处薛姓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东澳村等十几个建制村的供水由平潭综合实验区水务公司管理,并对原有管网进行改造。近期,区水务集团将启用城区至泵站的管网,让城区自来水直供东澳村等建制村,实现24小时供水。但是,管网漏水问题依旧会造成供水不正常。
“10月1日前,东澳村等澳前镇居民的缺水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罗源廪尾村饮用水不足且浑浊
网友游先生的老家是福州罗源碧里乡廪尾村,他在《直通屏山》上反映,廪尾村2009年起就经常断水,村民只能从水井挑水喝,如今井水无法满足村民的日常需要,而且未经消毒的地下水碰上雨季就浑浊不堪,无法饮用。
游先生希望通过《直通屏山》为家乡人民呼吁,引起政府部门重视,让家乡村民早日喝上健康的自来水。
碧里乡分管水利的黄副乡长介绍,廪尾村自来水水源点为经布岩水库,该水库集雨面积较小,往年均有一到两个月无法供水。2011年起政府出资陆续在廪尾村打井、建蓄水池以满足供水。今年因旱情更加严重,2月起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所以该村均由井水供水。
黄副乡长告诉记者,经布岩水库施工预计10月完成,同时目前正在施工的罗源县碧里、将军帽供水工程预计工期半年,完工后将能彻底解决廪尾村的用水难题。
“部分下雨天,确实会存在井水浑浊的现象。”黄副乡长表示,因井水作为补充用水,同时考虑到资金问题并未安装净水器,近期将会对廪尾村的井水取样送检。
校园暴力为何频发
专家:不能只是批评教育
校园暴力为何频发? 新华社
东南网7月2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日前,有两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在厦门翔安一家KTV通道内,一名初中女生被一群同龄人围在中间,被逼下跪,至少说了17次“对不起”,还被扇巴掌、辱骂、扒衣服……女生失声痛哭;南安两名初中女生3分钟内连扇一名小学生25个巴掌。不仅如此,浙江庆元初中生暴打一小学生,安徽一名小学生因无钱“上供”被虐……校园暴力频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这些还没成年的孩子成为会施暴者或受害者?
是什么让他们变得暴力?
记者在百度搜索“校园暴力”发现,从2015年1月份至今,全国就有40多起校园暴力事件爆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福建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天德分析说,校园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受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上不够成熟,自我控制力差,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解决矛盾时容易出现暴力的情况。
曾天德同时指出,学校教育管理也存在一定缺陷。现代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将升学率、分数作为评判教育教学成果的标准,重智育、轻德育。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爱惹事的“问题学生”因为疏于管理,缺少老师的关怀、同学的信任,可能出现负面情绪,从滋事打人中寻找成就感。
福建熹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晟认为,违法成本太低也是校园暴力频发的一大诱因。当前我国法律并未对校园暴力作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只有一些概念性、原则性的规定。而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多为未成年人,在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框架下,他们大多数受到的处理是批评教育,或受治安管理处罚,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减少校园暴力事件?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是父母疏于管理的孩子。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学校长表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父母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要采取打骂等过激行为。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觉得家是他们的依靠,不论犯错还是被欺负,都勇于和家长沟通。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行为反常,大热天穿长袖、频繁要零用钱、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失眠、噩梦甚至装病逃学等,说明孩子很可能遭受了校园暴力,家长要提高警惕。
一从教30余年的老师则表示,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有三件事要做:通过法制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同样要给予他们关爱和庇护;通畅诉求管道,成立健全的反暴力干预机制,为遭受暴力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指导和帮助。
专家:应加大惩戒力度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丛春华呼吁,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全国的“欺凌预警—通报—追究—心理干预机制”和反欺凌法规的出台,应对未成年人暴力行为加强惩戒,让施暴者付出代价,才能更好地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
刘晟律师则建议,校园欺凌应上升到法律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道德层次,法律可以探讨设计新的制度和教育矫治措施,加大惩戒力度,明确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法律救济和施害者的法律责任,不片面强调施暴者未成年人的特殊权益。比如,校园暴力行为未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追究寻衅滋事罪的刑责,甚至可以学习英美等国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将中国目前的16周岁刑事责任年龄做出“下调”。
方崔骂战一审宣判“各打五十大板”
“爆粗”有成本“网骂”需谨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南网7月2日讯(本网记者 王帅)
近日,备受关注的方舟子与崔永元互诉名誉权纠纷一案在北京海淀区法院公开宣判。法院认为双方的“部分微博言论均构成对对方名誉权的侵害”,判定双方互赔4.5万元,责令双方删除侵权微博及向对方赔礼道歉。宣判后,双方均表示将上诉。
持续将近两年的方崔大战或许可以暂告一段落,但更多有恃无恐的网络骂战何时可以回归理性?
为何“各打五十大板”
崔永元和方舟子的论战开始于2013年,开始是因为公共议题,后来慢慢上升到质疑对方的语言逻辑、有无资格科普等问题。随后,双方的辩论升级为“骂战”,不仅互相言语攻击,纷纷把“白痴”“精分”“肘子”“流氓”“骗子”等带有侮辱色彩的“帽子”扣到对方头上,双方的“粉丝”也加入进来,污言秽语一时间充斥网络。
判决结果出来后,方舟子称他主要是在科普知识、澄清崔永元等人散布的谣言,只是偶尔讽刺、调侃几句。崔永元则在微博上再三强调方舟子是“流氓”“骗子”,并说“你们太坚强了”。
对于判决是否合理,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丁兆增认为,在网络上有很多不文明、不礼貌行为,像方舟子、崔永元一样的名人们,并没有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本次网络骂战中,崔永元称方舟子为“肘子”,方舟子称崔永元为“主持僵尸”,这些都超越了辩论某一公共话题的基本限度,对对方的名誉和人格造成了伤害,均涉侵权。他们的网络辩论从“对事”升级到了“对人”,由观点之争上升到了道德之争、法律之争,所以法院对他们各打五十大板,绝对合理合法。
“网骂”缘何层出不穷
对于方崔之争,不少网友发表了观点。“本来方崔双方观点都有些道理,奇怪的是他们何以能上升到人身攻击的?”不少网友认为。
其实不仅仅是方崔之争,从“功夫巨星甄赵事件”“孔庆东微博骂人”到“方崔之战”,名人“爆粗”已经不新鲜。福建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罗胜发咨询师表示,对于公共话题,公民有权发表意见,但有一种偏执型人格的人,无法容忍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只强调自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为什么这种对社会公共话题的争议会上升到网络骂战?罗胜发会长认为,方崔在争议多个回合后,双方的论战已经由理性层面发展到非理性层面,一方爆粗,另一方回骂,现实中有部分人是会这样的。
每日新报评论员张平也指出,“爆粗”的背后往往是胡搅蛮缠。比如“方崔之战”,正是众多粉丝的摇旗呐喊,团队的精细策划,双方“骑虎难下”,“骂战”逐步升级。
“另外,互联网虚幻的特性,廉价的‘爆粗’成本让一些人有恃无恐。网络空间缺乏有血有肉的交流,现实中相逢一笑的分歧沦为谩骂攻击,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恣意发泄。”张平强调,网络是公共空间,不是戾气的收纳箱,更不是个别人的角斗场,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丁兆增副教授也提出,我们应建立和完善网络立法,执法部门要加强网络巡查力度,对违反网络管理规定及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
网民如何应对“骂战”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法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网络传播中侵权行为的界定、保护范围、诉讼程序做了比较清晰的规定。
丁兆增副教授表示,粉丝越多,责任越大,判断过错的一个前提就是“注意义务”。司法解释明确,要根据影响范围、主体的性质判断他的“注意义务”,进而确定过错。比如你是大V,你的注意义务就要比普通老百姓高。因为大V拥有大量粉丝,轻易发声影响力很大,法律义务上就要求有更高的注意力,更应该谨慎。
对于网络骂战的频发,罗胜发会长建议,网民在面对骂战时应理智,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话题,都不是只有一种观点。生活在不同层面的人,对同一话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是正常的。可以为自己喜欢的名人呐喊、助威,但不应该加入人身攻击、侮辱谩骂的行列。
为抢生源北大清华微博开“撕”
东南网7月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近日,高考招生正在进行中,清华、北大两所国内顶尖高校却因抢夺优质生源在微博掀开了骂战,迅速占据网络热门话题榜,引发网友的围观。
“非要超越政策,拿钱诱惑考生,就不怕教坏小孩子吗?”“过去五年你们砸钱买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讲吗?”几天前,北大、清华两所高校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掀起骂战,互指对方砸钱抢自己的新生。
虽然事后,北大、清华均对此事件作出回应,表示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但骂战还是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围观。
其实,前阵子在“争抢”广东全省高考理科前十的考生叶彤时,两所学校的招生老师就发生了拉扯。而每年招生季,各大高校为抢夺优质生源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网友们表示,如此物化的生源之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网友语录>>>
@落花飘零:作为国内顶尖名校,这么做不掉价吗?
@小佩的围脖:学校用来抢生源的钱从何而来?纪检部门是不是该关注下呢?
@遇见feel:我也好想体验一下,被名校招生工作人员抢夺的滋味。不过,作为一个“学渣”,还是只能想想而已。
泉州3名小选手挺进“中华小导游”全国40强
东南网7月2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日前,由中国文明网、中国未成年人网联合开展的第三届中华小导游第一轮优秀评选活动圆满结束。由泉州市委文明办、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旅游局和东南网泉州站联合选送的7名小选手,有3名挺进全国40强。
今年5月份,泉州市委文明办联合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旅游局和东南网泉州站在泉州区域启动“寻找中华小导游”活动,最终在全市范围内海选推荐了7名小选手候选参加全国选拔大赛。泉州文明网和东南网泉州频道特别开辟专题展播选手视频作品。
入围全国40强的泉州小选手分别是来自泉州培元中学的王蓓琳、聚龙外国语学校的丁嘉林、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的陈诗妍。据悉,入围全国40强的小选手可荣获“优秀中华小导游”称号,并参与“看大好河山讲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城市故事视频录制活动,同时角逐2015中华小导游选拔大赛总决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将获得2016年全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小主持人决赛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