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武平祖孙三代农民的“木”抉择

2015-07-15 10:24: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不过,粤东之行还是让王新宝开了眼界。2005年王新宝购买了一套半机器化的制茶设备,渐渐摸索制茶门道。待他再把茶叶推销到广东市场,结果一炮打响。王新宝笑得好开心。

茶是好卖了,王新宝说,虽然是半机器化,但茶叶的杀青、烘炒都得靠烧柴加热,只能算半卖茶叶半卖柴火。当时,他家制茶厂每年都要烧掉200立方米的柴火,厂区到处烟熏火燎。村里共有20多家小茶厂,烧柴浪费了许多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桃溪镇一度被列为水土流失治理重镇。

孙子推动“柴改电”,省柴提质,竟把茶叶卖到了国外

王新宝的儿子王桥,自小在茶叶作坊里长大。小伙子很有想法,先前曾数次建议父亲“柴改电”,均遭白眼。2010年,考上厦门某职业大学的儿子再次跟父亲交涉。这次王新宝接受了新思想,咬紧牙关花10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全自动电气化制茶炒茶设备。他心疼地说:“这意味着三年白干了。”

“不过,制出的茶与以前用烧柴加工的相比,品质天差地别!”王新宝说,如今全村的茶叶加工厂都用上电气化设备,不仅温度、湿度、杀青、脱水,都能按照标准控制,还成功做到了茶产业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桃溪渐成福建著名的绿茶之乡,还在大学“实习”阶段的王桥做起了电商,在网上销售武平绿茶,竟卖到了韩国、法国等地,每月都有一两万元的营业额。

今年7月上旬,毕业两年后自主创业的王桥,正在帮助父亲把茶叶企业进驻到武平电商创业园,准备做大规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