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从建造迈向"制造" 一场建筑产业变革在福建悄然开启

2015-07-25 09:14: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孙靖  
分享到:

要发挥后发优势

目前,我省建筑企业仍处于自发分散状态,对建筑产业现代化持观望态度的多,实际行动的少;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规模相对小、产业集聚能力不够,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分工。

“亟须解决的是观念和人才问题。”省住建厅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现在,业内许多人简单地将建筑产业现代化等同于混凝土部件预制化,还有人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在重新推行大板房,走了回头路。有一些主管部门对建筑产业现代化持消极态度,认为部品构件工厂化预制生产,属工业产品,不属于建筑业范畴,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现场大量施工作业相应减少,将影响建筑业增加值规模。

企业盼望得到政策的支持。我省一家大型建筑企业老总告诉记者,我省《指导意见》最有含金量的是“符合条件的工业化建筑,其预制外墙或叠合外墙的预制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面积”,但落地难度较大。另外,财政补贴的力度还应加强。

“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每平方米造价高出三四百元,有的业主难以接受,企业暂时没竞争优势。”这是试点单位建超集团老总的感受。他说,要靠规模化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建筑规模达5万平方米,价格可基本与传统方式持平;当规模超过5万平方米,成本可低于传统建筑。

我省缺乏相关的工业化龙头企业,需要培养集部品构件生产、设计、施工为一体的大型建筑工业化企业和大量的专业化生产和施工企业;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技术装备、施工工法、监督管理、人员素质还需要在试点过程进一步磨炼提升。特别是现有设计深度水平与工业化建造方式有较大差距,直接影响工业化建造方式推进效率和效益……

建筑现代化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行业管理理念、生产标准、管理流程、施工工法、作业习惯、品质控制等一系列变革。但这个浪潮已势不可当,西方发达国家“拼装房屋”最高的已达近70%,而国内一些地区,如江苏、辽宁、沈阳等地已走在全国前列。福建要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步伐,才能迎头赶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