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宝栋的家中,摆满了奖杯、奖状以及各种证书。 东南网9月9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实习生 周建鹏)林宝栋是福州的特色老中医。他十六岁学医,从此便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祖辈父辈传给他医术的基础上,他刻苦钻研总结出自己独到的中医理论。行医40余年,他用自己的坚守默默为中医的传承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让患者信赖中医,我用疗效说话 “许多患者对中医并不信任,对中药也嗤之以鼻,我不和他们争论,我用疗效说话。”在林宝栋看来,行医看诊,就得用疗效说话。2001年,当时年仅38岁的福州市民吴先生被诊断出肝癌中期及肝硬化,病情一度恶化。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先生的母亲打听到了林宝栋的医术,于是母子二人便找到了林宝栋。一开始,对于向中医求诊,吴先生十分抗拒,在他看来,肝癌这个病现代医学都束手无策,何况是靠那些草药的中医?但是架不住母亲的坚持,吴先生只好抱着尝试的心态来问诊。 由于吴先生的病情较重,又刚做了手术,为吴先生看完诊后,林宝栋悄悄地告诉吴先生的母亲,治愈的希望不大。听到这个结果,老太太的眼泪当场就涌了出来。因为不忍老太太伤心难过,林宝栋决定放手一搏。 他为吴先生配好了药,嘱咐他遵医嘱服药并放松心情,注意休息。没想到吴先生服用了十几副中药后,病情竟有了好转。这一改变让吴先生和他的家人十分欣喜。在接下来的一年多,他继续坚持服用中药,慢慢地,肿胀的腹水消除了,各项检查指标也在逐渐转好。“本来我对中医中药是不抱希望的。”吴先生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看到了中华传统医学的魅力。也是凭着这份信任,他坚持服用了8年中药。目前,在每个阶段的体检中,各项指标都显示康复得很好。 攻克疑难杂症 总结出独到的中医见解 在许多患者看来,林宝栋有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但是只有他和他的家人知道,这精湛医术的背后,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有时候他为了配一味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好几天都不出来。”林宝栋的爱人说道。林宝栋的家庭世代行医,他是家族第七代传承人。尽管祖辈父辈留给他不少行医的宝贵经验,但林宝栋并不满足。他在平日的看诊中不断积累,刻苦钻研。有时候为了研制一个方子,他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当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他也会像孩子一样欣喜万分。 林宝栋对中医理论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解。在他看来,人的身体就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脏腑间的内在联系极为密切,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而导致各种疾病发作。而看病,就如同修理机器,必须融会贯通,用整体的观念来处置种种疑难复杂病症。 他说,不同的病人,病情各不相同,千变万化,心肝脾肾肺肾,以及六腑等之间的功能运转与气血运行的正常和疾病的发生相互依存,影响内在,互相影响,肝有问题注定影响到肾,肾有问题影响到脾。林宝栋总结临床经验认为,中药贵在治本而且疗效也快。 把中医传承下去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 “中医在许多领域有它独特的疗效,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林宝栋认为,应重视发挥中医药临床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疑难病症之潜力。 谈起中医的传承,林宝栋说,目前仍有许多人对中医的认知有误解,他希望用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宽容的态度,来传承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经验,发扬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选拔培养中医人才。林宝栋说,把中医这一民族瑰宝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他毕生的心愿。他曾希望有生之年能将从医经历整理成医谱传承下去,不曾想前些年视网膜脱落致使未能如愿。如今他决定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儿子林俊川等后人,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中医瑰宝的魅力。 |
相关阅读:
- [ 09-08]漳州今年起将评“名中医” 出台十条措施扶持中医
- [ 09-02]马华医药总会呼吁:中医院校使用中文开展教学
- [ 09-02]马华医总会长:大马高教部政策严重影响中医教育
- [ 09-01]“文化中国”中医专家团赴苏里南义诊受欢迎
- [ 08-31]多语种宣传片《中医》将开拍 向世界展中医文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